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35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包括过滤芯层,过滤芯层上端设有一号耐磨层,一号耐磨层上端设有一号防渗入层,一号防渗入层上端设有一号夹接条,过滤芯层下端设有二号耐磨层,二号耐磨层下端设有二号防渗入层,二号防渗入层下端设有二号夹接条,一号防渗入层与二号防渗入层的结构与材质相同,一号夹接条与二号夹接条的结构与材质相同,一号耐磨层与二号耐磨层的结构与材质相同,一号夹接条均匀的排列在一号防渗入层上端,二号夹接条均匀的排列在二号防渗入层下端,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通过设置夹接条与防渗入层以及耐磨层,使其达到使用时方便脱料以及耐磨性好的目的。其达到使用时方便脱料以及耐磨性好的目的。其达到使用时方便脱料以及耐磨性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


[0001]本技术涉及滤布设备
,具体为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

技术介绍

[0002]滤布是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织成的过滤介质。包括金属网或滤网。主要应用于空气过滤和清除粉尘,集尘粉末,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在冶炼厂、化工厂、制糖、染料、医药、食品等工业。滤布,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织成的过滤介质。常用的材料有棉、麻、羊毛、茧丝、石棉纤维、玻璃纤维和某些合成纤维等。例如棉织的帆布、斜纹布和毛织的呢绒等。就广义而言,滤布也包括金属网或滤网在内,合成纤维主要有丙纶,涤纶,锦纶,维纶等,其中以涤纶和丙纶最为常用,以固液分离为主,而锦纶则大量使用在洗煤厂,因为其出色的耐磨性能,涤纶、丙纶、锦纶、维纶、全棉等材质的滤布、筛网,被广泛用于制药、化工、染料、钢铁、建筑、冶铁、化工、陶瓷、水泥、地质、矿产等行业,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需要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但现有的滤布还有一些不足。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现有的滤布在使用时,由于现有的滤布一般不容易脱料,导致使用后的滤布不方便进行清洁,需要更换,不利于节能环保,不太实用;
[0005]2、现有的滤布在使用时,由于现有的滤布一般不具备较好的耐磨性,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使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可以解决现有的滤布不方便脱料以及耐磨性较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包括过滤芯层,所述过滤芯层上端设有一号耐磨层,所述一号耐磨层上端设有一号防渗入层,所述一号防渗入层上端设有一号夹接条,所述过滤芯层下端设有二号耐磨层,所述二号耐磨层下端设有二号防渗入层,所述二号防渗入层下端设有二号夹接条,所述一号防渗入层与二号防渗入层的结构与材质相同,所述一号夹接条与二号夹接条的结构与材质相同,所述一号耐磨层与二号耐磨层的结构与材质相同,所述一号夹接条均匀的排列在一号防渗入层上端,所述二号夹接条均匀的排列在二号防渗入层下端。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夹接条与二号夹接条之间设有均设有夹接缝。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防渗入层与二号防渗入层内部均设有防渗入棉。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耐磨层与二号耐磨层内部均设有耐磨线,所述耐磨线尼龙材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芯层内部设有吸附颗粒棉。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线均匀排列在一号耐磨层与二号耐磨层内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颗粒棉均匀排列在过滤芯层内部,所述吸附颗粒棉为吸附棉材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通过设置夹接条与防渗入层,使得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夹接条将需要过滤的物质阻隔在夹接缝中,再通过防渗入层将绝大部分物质阻隔开,防止其渗入到过滤芯层,从而使滤布在拆卸下来后可以通过卷开抖动的方式将夹接缝上的物质抖落,从而达到了方便脱料的目的,避免了现有的滤布不容易脱料导致使用后的滤布不方便清洁需要更换情况,非常实用;
[0016]2、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通过设置耐磨层,使得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耐磨层作为滤布的主要支撑结构,尼龙材质的线的特性是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和弹性且不易断开,从而避免了现有的滤布在长期使用后受到磨损导致出现孔洞使滤布失去的过滤效果的情况,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顶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防渗入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过滤芯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一号夹接条;2、一号防渗入层;3、一号耐磨层;4、过滤芯层;5、二号耐磨层;6、二号防渗入层;7、二号夹接条;8、夹接缝;9、防渗入棉;10、耐磨线;11、吸附颗粒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实施方案中: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包括过滤芯层4,过滤芯层4上端设有一号耐磨层3,一号耐磨层3上端设有一号防渗入层2,一号防渗入层2上端设有一号夹接条1,过滤芯层4下端设有二号耐磨层5,二号耐磨层5下端设有二号防渗入层6,二号防渗入层6下端设有二号夹接条7,一号防渗入层2与二号防渗入层6的结构与材质相同,一号夹接条1与二号夹接条7的结构与材质相同,一号耐磨层3与二号耐磨层5的结构与材质相同,一号夹接条1均匀的排列在一号防渗入层2上端,二号夹接条7均匀的排列在二号防渗入层6下端。
[0025]本实施例中,一号夹接条1与二号夹接条7之间设有均设有夹接缝8,通过夹接缝8将需要过滤的固态物质夹接住,使其在夹接缝8内逐渐成型,从而方便在脱料时直接抖落,一号防渗入层2与二号防渗入层6内部均设有防渗入棉9,通过防渗入棉9防止需要过滤的物
质接触到过滤芯层4,从而起到一次初步过滤筛选的效果,一号耐磨层3与二号耐磨层5内部均设有耐磨线10,耐磨线10尼龙材质,尼龙材质的线的特性是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和弹性且不易断开,从而提升滤布的耐磨性,过滤芯层4内部设有吸附颗粒棉11,通过吸附颗粒棉11进行最终的过滤,防止需要过滤的液态或气态物质穿过滤布,耐磨线10均匀排列在一号耐磨层3与二号耐磨层5内部,通过十字交织的耐磨线10为滤布提供一个支撑效果,使其不易产生褶皱,吸附颗粒棉11均匀排列在过滤芯层4内部,吸附颗粒棉11为吸附棉材质,通过吸附棉可防止油品和化学品溢出。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展开然后通过固定的装置进行安装,使滤布对需要进行过滤的通道进行阻隔即可,该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通过设置夹接条与防渗入层,使得该滤布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夹接条将需要过滤的物质阻隔在夹接缝8中,再通过防渗入层将绝大部分物质阻隔开,防止其渗入到过滤芯层4,从而使滤布在拆卸下来后可以通过卷开抖动的方式将夹接缝8上的物质抖落,从而达到了方便脱料的目的,避免了现有的滤布不容易脱料导致使用后的滤布不方便清洁需要更换情况,非常实用,通过设置耐磨层,使得该滤布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耐磨层作为滤布的主要支撑结构,尼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芯层(4),所述过滤芯层(4)上端设有一号耐磨层(3),所述一号耐磨层(3)上端设有一号防渗入层(2),所述一号防渗入层(2)上端设有一号夹接条(1),所述过滤芯层(4)下端设有二号耐磨层(5),所述二号耐磨层(5)下端设有二号防渗入层(6),所述二号防渗入层(6)下端设有二号夹接条(7),所述一号防渗入层(2)与二号防渗入层(6)的结构与材质相同,所述一号夹接条(1)与二号夹接条(7)的结构与材质相同,所述一号耐磨层(3)与二号耐磨层(5)的结构与材质相同,所述一号夹接条(1)均匀的排列在一号防渗入层(2)上端,所述二号夹接条(7)均匀的排列在二号防渗入层(6)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脱料丙纶单复丝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夹接条(1)与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业滤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