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建或改造维修的地下室防渗排水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建筑采用的排水体系,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建或改造维修的地下室防渗排水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地下室可以作为储藏层或车库来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盖房子或者买房子的时候都偏爱于那些带有地下室的房子,地下室虽好,却容易发生渗漏,一旦地下室发生渗漏,不仅会污染储藏的物品,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锈蚀,并会加快结构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从而影响到结构安全,缩短工程的使用年限。地下室漏水积水问题,十分难解决,大量工程由于漏水无法解决,且排水困难,而造成地下室长期积水,而且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新建或改造维修的地下室防渗排水体系,该防渗排水体系既可以用于新建地下室,又可以用于既有地下室的改造与维修,尤其适用于顶部漏水点无法防水的工程,具有排水快,施工简单方便的特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用于新建或改造维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建或改造维修的地下室防渗排水体系,具有墙体(3)和地面(6),地面(6)下方设置有防水结构层(7),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室的墙体(3)底角设置槽型集水渠(2),槽型集水渠(2)沿着墙体(3)形成首尾相连的封闭环状;在槽型集水渠(2)的0.2米~2米的地面(6)设置净化防反味排水井(1),净化防反味排水井(1)和槽型集水渠(2)由过水管(4)联通连接,过水管(4)的底部与槽型集水渠(2)的底部齐平,过水管(4)与净化防反味排水井(1)的进水孔(1
‑
3)联通连接;净化防反味排水井(1)的支撑台(1
‑
4)的底面位于防水结构层(7)的上部的四分之一至零的范围内;槽型集水渠(2)的顶部铺设透水材料(5),透水材料(5)的横截面与槽型集水渠(2)的梯形槽(2
‑
7)相契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建或改造维修的地下室防渗排水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防反味排水井(1)主要包括顶层壁(1
‑
1)、井篦(1
‑
2)、进水孔(1
‑
3)、支撑台(1
‑
4)、上部圆台筒壁(1
‑
5)、内层筒壁(1
‑
6)、中层封底筒壁(1
‑
7)、外层筒壁(1
‑
8)、过水支撑篦环(1
‑
9)、底部圆台筒壁(1
‑
10)、顶部圆筒腔(1
‑
11)、上部圆台腔(1
‑
12)、内部圆筒腔(1
‑
13)、中内筒底部过水腔(1
‑
14)、中筒环腔(1
‑
15)、中外通顶部过水腔(1
‑
16)、外筒环腔(1
‑
17)、外筒底部集水腔(1
‑
18)、底部圆台集水腔(1
‑
19)和出水口(1
‑
20);顶部的顶层壁(1
‑
1)为圆形的井壁,内部形成顶部圆筒腔(1
‑
11),顶层壁(1
‑
1)的顶部设置井篦(1
‑
2);顶层壁(1
‑
1)的下部为外层筒壁(1
‑
8),顶层壁(1
‑
1)的直径比外层筒壁(1
‑
8)的直径大100
‑
300mm,顶层壁(1
‑
1)的底部与外层筒壁(1
‑
8)顶部由水平的支撑台(1
‑
4)连接,支撑台(1
‑
4)为水平的环状;外层筒壁(1
‑
8)的底部与底部圆台筒壁(1
‑
10)连接,底部圆台筒壁(1
‑
10)的顶部开口与外层筒壁(1
‑
8)的底部开口为相同的圆形,底部圆台筒壁(1
‑
10)向下开口逐渐缩小,底端为出水口(1
‑
20),底部圆台筒壁(1
‑
10)内部形成圆台形的底部圆台集水腔(1
‑
19);外层筒壁(1
‑
8)的内部为中层封底筒壁(1
‑
7),中层封底筒壁(1
‑
7)的底部密封,中层封底筒壁(1
‑
7)顶部低于外层筒壁(1
‑
8)顶部50
‑
200mm,中层封底筒壁(1
‑
7)底部高于外层筒壁(1
‑
8)底部50
‑
200mm,下部形成外筒底部集水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张延年,姜大伟,赫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