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848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其包括弯曲成拱形进行输电的软铜带、与软铜带的输入端外侧固定导电连接的变压器副边接头、位于软铜带的输出端外侧的可升降移动的上电极、与软铜带的输出端内侧固定导电连接的竖折形的导电连接头,所述导电连接头与上电极固定导电连接。软铜带一头外侧接变压器副边导电,另一头内侧通过竖折形的导电连接头导电连接到上电极,使得电流从软铜带的一头外侧流入,再从另一头内侧流出,避免软铜带内部的电流密度不均衡,减小了温度差异和氧化变色现象,进而维持了软铜带的良好导电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中的导电连接头也可以设置在输入端使电流从内侧流入,从而电流密度均衡且保持良好导电性能。且保持良好导电性能。且保持良好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动母线是开关可动端的带软连接的母排组件的生产线,其生产线中用到焊接设备对母排座、多个软连接、多个触头及银点进行焊接形成母排成品。现有的电阻焊焊接设备中,电极升降通过软铜带进行大电流导电的,软铜带是由多片薄薄的软铜片叠在一起组成,从而可以弯曲形成导通导电又不影响电极的升降。连接时通常将弯曲成拱形软铜带两头(两端)的外侧分别与变压器副边和焊接设备上电极进行固定导电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中,软铜带的外侧比内侧电流密度更大,电流密度的差异也导致了导电工作中的软铜带外侧温度明显高于内侧,从而引起软铜带外侧氧化、变色并降低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铜带免于氧化变色并维持良好导电性能的动母线焊接设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其包括弯曲成拱形进行输电的软铜带、与软铜带的输入端外侧固定导电连接的变压器副边接头、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母线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成拱形进行输电的软铜带、与软铜带的输入端外侧固定导电连接的变压器副边接头、位于软铜带的输出端外侧的可升降移动的上电极、与软铜带的输出端内侧固定导电连接的竖折形的导电连接头,所述导电连接头与上电极固定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母线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头包括一体组成L形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贴紧固定连接软铜带的内侧面形成导电,所述横板的端部与上电极固定连接进行导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母线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带的内侧设有可弹性升降并与软铜带的内弯曲面形状适配的浮动托垫,浮动托垫的宽度小于软铜带两端部内侧的间距;所述软铜带的外侧固定设有竖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母线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软铜带的弯曲部内侧设有起临时悬挂支承软铜带作用的可拆卸的承托梁,所述承托梁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撑连接到焊接设备主机架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悬端铰接安装有可横向摆动的连接臂;所述承托梁是可沿其轴向滑动的光轴,所述承托梁可滑动地穿插于连接臂的外悬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母线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长度大于软铜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亨龙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