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背支撑件及靠背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80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背支撑件及靠背组件,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化结构,腰背支撑件整体具有弹性,腰背支撑件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划分腰背支撑体结构的镂空区间,镂空区间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窄状的镂空槽;腰背支撑件相应形成位于镂空区间上方的上支撑体、位于镂空区间下方的下支撑体以及分别位于镂空区间两侧且对称的侧支撑体;上支撑体、下支撑体以及侧支撑体能够各自独立发生弹性形变。其中两个侧支撑体能够起到“双背”的支撑效果;从而使得腰背支撑件能够配合使用者的动态坐姿变化,始终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支撑效果更佳;且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成型,使得加工成型及安装过程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背支撑件及靠背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腰背支撑件及靠背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又名脊椎骨、脊骨、脊梁骨,是人体背部中间可触及的从上至下骨骼的统称,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现在很多上班族的生活状态为白天在办公桌前坐几个小时,偶尔起身走动时,容易感觉脖子疼,下班回家后吃完饭,便往沙发上躺着或者坐着看电视,一看几个小时,或者玩手机、平板电脑;此外,很多小孩白天一直坐在学习桌前伏案学习,而电子产品又占用大部分休息时间。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不正确的坐姿、过度低头造成颈部肌肉疲劳松弛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脊椎的骨质、肌肉、韧带等发生病变,越来越多的人表现脊椎酸痛等症状,最后会发展成脊柱反弓或上交叉综合征,后果非常严重。
[0003]对于上班族或者学生来说,长时间的坐姿不规范使得腰部或背部常常处于悬空受力状态,往往是导致腰背酸痛的主要原因;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要矫正人们的日常坐姿,因此,当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用于纠正坐姿的腰背支撑件,这类腰背支撑件通常设置为匹配人体脊柱形状的中间位置前凸的弧形体,且具有弹性以提供弹性支撑;但是这类腰背支撑件的结构往往单一简单,只能顶住用户的腰部,起到一个顶腰功能,使用时并不能贴合用户的腰背部,而人体实际坐在座椅上时,坐姿是动态变化的,当用户的背部在左右方向扭动时,上述的腰背支撑件并不能配合使用者身体扭动相应形变,腰部或背部其中一侧会远离腰背支撑件从而失去支撑。继而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双背腰垫,这类双背腰垫采用左、右分离的背垫,尽可能的实现人体腰背部分与腰垫更为贴合,以减少腰背所承受的压力。但是这类双背腰垫的两个背垫是完全分离,且左右背垫的形状不同,需要单独开模并安装,这就增加了加工成本;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背垫之间间距过大,用户的腰背部难免会存在一些隔断感,反而会导致舒适度一般,与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使用舒适的腰背支撑件;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化结构,且通过在该腰背支撑件的中间位置设有镂空区间,从而将腰背支撑件划分为上方的上支撑体、下方的下支撑体以及位于两侧对称的侧支撑体;腰背支撑件具有弹性,使得上支撑体、下支撑体以及侧支撑体能够各自独立发生弹性形变,其中两个侧支撑体能够起到“双背”的支撑效果;从而使得腰背支撑件能够配合使用者的动态坐姿变化,始终贴合使用者的腰背部,支撑效果更佳;且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成型,使得加工成型及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0005]继而提供了一种靠背组件,所述腰背支撑件安装在背支撑架上,背支撑架能够稳定支撑腰背支撑件。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腰背支撑件,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化结构,腰背支撑件整体具有弹性,腰背支
撑件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划分腰背支撑体结构的镂空区间,镂空区间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窄状的镂空槽;腰背支撑件相应形成位于镂空区间上方的上支撑体、位于镂空区间下方的下支撑体以及分别位于镂空区间两侧且对称的侧支撑体;上支撑体、下支撑体以及侧支撑体能够各自独立发生弹性形变。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镂空槽呈开口朝外侧的“U”型,镂空槽包括一纵向的竖槽以及分别由竖槽的上、下两端向外侧延伸的上横槽及下横槽;上横槽的上方区域形成所述的上支撑体,下横槽的下方区域形成所述的下支撑体,竖槽朝向外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的侧支撑体。
[0009]作为优选,在所述的侧支撑体的外侧与上支撑体的外侧之间还设有上缺口,上缺口所在高度与所述的上横槽的所在高度相对应;在所述的侧支撑体的外侧与下支撑体的外侧之间还设有下缺口,下缺口的所在高度与下横槽的所在高度相对应。使得侧支撑体与上支撑体的连接处处于收缩状态,宽度较窄;侧支撑体与下支撑体的连接处同样处于收缩状态,宽度较窄;从而能够减少侧支撑体与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之间连接处的刚性,使得侧支撑体能够相对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进行左右弹性扭转,从而能够配合用户左右扭动时的坐姿变化。
[0010]作为优选,所述竖槽、上横槽及下横槽均呈长条形的等距槽;竖槽的间距介于3

13cm之间,上横槽的间距介于3

13cm之间,下横槽的间距介于3

13cm之间。能够划分腰背支撑体结构的同时,不会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
[0011]作为优选,单个的镂空槽靠近腰背支撑件的中心处,且两个镂空槽之间形成有一纵向的支撑节段,该支撑节段的上端延伸至上支撑体上,支撑节段的下端延伸至下支撑体上。该支撑节段能够有效的支撑人体脊柱。
[0012]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节段的宽度至少不小于8cm。能够保证腰背支撑件中间位置处的结构强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腰背支撑件呈上下两端分别向后弯曲,中间部分前凸的弧形体。仿生人体脊椎,使用更加舒适。
[0014]作为优选,所述侧支撑体的外侧向前弯曲。使得用户坐在座椅上时,两个侧支撑体是“拥抱”在用户背部的,更加贴合用户的腰背部,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侧支撑体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穿孔。使整体更轻质且透气,同时使得侧支撑体的刚性下降,扭转时更省力。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腰背支撑件背面还设有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两条左右对称且纵向的侧加强筋,以及连接在两条侧加强筋下端的下加强筋。
[0017]作为优选,所述侧加强筋位于侧支撑体的中间位置处,且侧加强筋由上支撑体向下延伸至下支撑体。侧加强筋能够增加侧支撑体的结构强度,使得侧支撑体能够扭转形变而不断裂,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腰背支撑件采用弹性塑料材质一体成型。使得加工更方便,能够提高产能。
[0019]一种靠背组件,包括背支撑架以及所述的腰背支撑件,所述的腰背支撑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背支撑架上。
[002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21]首先,通过在该腰背支撑件的中间位置设有镂空区间,从而将腰背支撑件划分为
位于上方的上支撑体、下方的下支撑体以及位于中间两侧对称的侧支撑体;腰背支撑件具有弹性,使得上支撑体、下支撑体以及侧支撑体能够各自独立发生弹性形变,其中两个侧支撑体能够起到“双背”结构的支撑效果;从而使得腰背支撑件能够配合使用者的动态坐姿变化,始终对用户的上背、下背以及两侧的侧腰分别提供更加贴合稳定的支撑力,不会出现用户腰背部某一部分由于坐姿变化而失去支撑的问题,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0022]其次,且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化结构,整体采用弹性塑料材质;无需反复加工制作,能够在模具中一次加工成型;使得腰背支撑件加工更加方便,能够提高产能;且安装时,也只需将腰背支撑件整体安装即可,安装方便。
[0023]再者,所述的镂空槽的槽距较窄,其中竖槽的间距介于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腰背支撑件为一体化结构,腰背支撑件整体具有弹性,腰背支撑件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划分腰背支撑体结构的镂空区间,镂空区间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窄状的镂空槽;腰背支撑件相应形成位于镂空区间上方的上支撑体、位于镂空区间下方的下支撑体以及分别位于镂空区间两侧且对称的侧支撑体;上支撑体、下支撑体以及侧支撑体能够各自独立发生弹性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槽呈开口朝外侧的“U”型,镂空槽包括一纵向的竖槽以及分别由竖槽的上、下两端向外侧延伸的上横槽及下横槽;上横槽的上方区域形成所述的上支撑体,下横槽的下方区域形成所述的下支撑体,竖槽朝向外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的侧支撑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侧支撑体的外侧与上支撑体的外侧之间还设有上缺口,上缺口所在高度与所述的上横槽的所在高度相对应;在所述的侧支撑体的外侧与下支撑体的外侧之间还设有下缺口,下缺口的所在高度与下横槽的所在高度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上横槽及下横槽均呈长条形的等距槽;竖槽的间距介于3

13cm之间,上横槽的间距介于3

13cm之间,下横槽的间距介于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摩伽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