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治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受外部水域潮汐的影响,使得河道内的水体流动性差、水动力不足,致使河道内的水体往复振荡而不能顺利排入外部水域进行扩散与治理,从而使得河道内的水体长期处于厌氧发酵环境中而引发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最终使得河道内的水体和底泥发黑变臭。
[0003]现有的一般设置增氧设备为河道内水体进行定期增氧操作,以促进河道水的有效治理;然而,易因无法及时得知河道水体是否缺氧,进而最终导致河道水体流动性差的问题,不便对河道水体的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解决无法及时得知河道水体是否缺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治理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包括设于河道两侧的多个增氧泵以及用于控制对应增氧泵启停的控制系统,增氧泵沿河道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每个增氧泵均有与其对应的增氧区域;增氧泵的出气口连接有增氧管道,增氧管道伸入河道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河道(1)两侧的多个增氧泵(2)以及用于控制对应增氧泵(2)启停的控制系统(3),增氧泵(2)沿河道(1)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每个增氧泵(2)均有与其对应的增氧区域;增氧泵(2)的出气口连接有增氧管道(21),增氧管道(21)伸入河道(1)内部;控制系统(3)包括:检测模块(31),用于对河道(1)内部水含氧量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32),连接于检测模块(31)输出端以获取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在检测信号对应的水氧含量低于预设信号对应的水氧含量时,输出控制信号;执行模块(33),连接于控制模块(32)的输出端以获取控制信号,并响应控制信号控制相应增氧泵(2)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道(21)伸入河道(1)内部的一端设有加强管道(22),加强管道(22)周向侧壁开设有加强孔(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道(22)口径小于增氧管道(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道(21)背离增氧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星,许永生,孔令刚,耿晋,魏然,段佳凯,孙燕云,崔伟敏,耿文静,张广进,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