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具体涉及网络安全装置领域,包括检测壳体,检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内部卡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组,检测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两个B电阻和A电阻,检测壳体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端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A电阻、B电阻和散热装置,通过利用A电阻和B电阻本身的特性,一方面增加流经散热装置内部电流的大小,另一方面减小流经布线机箱内部电流的大小,有利于将散热以及电流过载的问题同时进行解决,保证了布线机箱以及相关电器进行正常的工作。以及相关电器进行正常的工作。以及相关电器进行正常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安装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立社区级的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社区信息进行动态的采集,和初期的数据挖掘分析,通过开放平台接入社区内已有的所有智能化硬件设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动态数据碰撞关联,将社区业主、访客、租户人员、物业人员信息,与车辆、视频、图像等数据进行动态关联,进一步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按各职能的工作需求进行数据建模,形成有实战意义的结果型数据,为不同的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有利于将智能化数据化推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物管平台打造高度一体化的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对社区的人口、房屋、车辆、监控等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实现物业事务自动化管理,用户端APP服务系统通过云平台,即可突破空间限制,与单元门口设备进行远程智能可视对讲,远程实现手机通过移动网络与单元门口设备端对端连接,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整合下,通过端对端的连接,实现门禁开锁,实时监控,安保管理,数据储存等服务,并能够根据政府及居民需求,定制生活服务、电子支付等便民功能。
[0003]随着智慧社区的推进对于相关网络系统检测装置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如今各方面都处在积极建设的阶段,网络系统检测装置的安全性能还相对滞后,在对高负荷的网络系统运作的保护过程中,容易出现线路过载发热导致线路局部损坏影响整个相关系统的运行,对智慧社区内的住户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网络系统检测装置的安全性能还相对滞后,在对高负荷的网络系统运作的保护过程中,容易出现线路过载发热导致线路局部损坏影响整个相关系统的运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所述检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内部卡接有支撑环,所述检测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B电阻和A电阻。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组,所述检测壳体驱动第一驱动器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A电阻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感温元件,所述A电阻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F端,所述A电阻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E端,另一个所述A电阻的底部与感温元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A电阻底部的一侧与F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A电阻底部的另一侧与E端进行固定连接。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B电阻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D端,所述B电阻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C端,另一个所述B电阻底部的一侧与D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B电阻底部的另一侧与C端进行固定连接。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壳体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端头,两个所述连接端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线组,所述导线组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子端,一个所述子端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母端,另一个所述子端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母端,所述第一母端和第二母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布线机箱。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母端的内部均设置有与布线机箱进行固定连接的母槽,两个所述子端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子插头,所述子插头与母槽进行活动套接。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组包括线壳,所述线壳的内部包覆有A导线和B导线。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B电阻均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两个所述A电阻均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A电阻之间的F端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A电阻之间的E端均与导线组进行连接。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B电阻之间的D端与检测壳体进行连接,两个所述B电阻之间的C端均与导线组进行连接。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设有A电阻、B电阻和散热装置,通过利用A电阻和B电阻本身的特性,一方面增加流经散热装置内部电流的大小,另一方面减小流经布线机箱内部电流的大小,有利于将散热以及电流过载的问题同时进行解决,保证了布线机箱以及相关电器进行正常的工作,避免出现故障,影响社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导线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一母端和子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1、第一母端;2、子端;3、导线组;31、线壳;32、A导线;33、B导线;4、控制装置;41、C端;42、D端;43、A电阻;44、B电阻;45、感温元件;46、E端;47、F端;5、第二母端;6、布线机箱;7、连接端头;8、检测壳体;9、散热装置;91、第一驱动器;92、排气扇组;93、支撑架;94、支撑环;10、母槽;11、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说明书附图1
‑
5,该实施例的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8,检测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9,散热装置9包括第一驱动器91,第一驱动器91用于带动支撑环94进行旋转,第一驱动器91的内部卡接有支撑环94,检测壳体8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包括两个B电阻44和A电阻43。
[0025]支撑环9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3,支撑架9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组92,检测壳体8驱动第一驱动器91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支撑架93用于对周围气体进行大范围的气体交换。
[0026]一个B电阻4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D端42,B电阻44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C端41,另一个B电阻44底部的一侧与D端42进行固定连接,B电阻44底部的另一侧与C端41进行固定连接,两个B电阻44之间的D端42与检测壳体8进行连接,两个B电阻44之间的C端41均与导线组3进行连接,B电阻44用于在外界环境温度提高时,降低内部电阻,增加流入至排气扇组92内部的电流,使排气扇组92的排气速率增大。
[0027]检测壳体8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端头7,两个连接端头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线组3,导线组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子端2,一个子端2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9),所述散热装置(9)包括第一驱动器(91),所述第一驱动器(91)的内部卡接有支撑环(94),所述检测壳体(8)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两个B电阻(44)和A电阻(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9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3),所述支撑架(9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扇组(92),所述检测壳体(8)驱动第一驱动器(91)在水平面内进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A电阻(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感温元件(45),所述A电阻(4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F端(47),所述A电阻(43)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E端(46),另一个所述A电阻(43)的底部与感温元件(4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A电阻(43)底部的一侧与F端(47)进行固定连接,所述A电阻(43)底部的另一侧与E端(46)进行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B电阻(4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D端(42),所述B电阻(44)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C端(41),另一个所述B电阻(44)底部的一侧与D端(4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B电阻(44)底部的另一侧与C端(41)进行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安全高散热性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厚勇,胡汉东,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优恩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