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可拓展集成化电池箱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尤其是一种车用可拓展集成化电池箱体。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辆目前正在日益增加,在各大企业中,新能源车辆电池箱体需求量越来越大,不同车型的电池箱体尺寸形状各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拓展的电池箱体框架,用以适应各种尺寸的箱体。此外,传统的箱体侧壁与底板件大多采用整体式设计,或箱壁采用整体式设计,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但其加工难度较大,可拓展性差,通用性不高,不利于批量生产,同时,传统的电池箱体焊接工作量大,箱体内定位点和安装点的精度较难保证,部件的安装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可拓展集成化的电池箱体,箱体框架由铝型材通过角码连接,无需焊接,另外只需改变铝型材的尺寸就能灵活变换电池箱体的尺寸,安装方便,且能实现电池箱体的可拓展性。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可拓展集成化电池箱体,包括电池箱体外壳和电池箱体框架,电池箱体外壳包括前侧板、左侧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可拓展集成化电池箱体,包括电池箱体外壳(1)和电池箱体框架(2),电池箱体外壳包括前侧板(11)、左侧板(12)、底板(13)、后侧板(14)、右侧板(15);电池箱体外壳(1)的前侧板(11)、左侧板(12)、后侧板(14)、右侧板(15)和底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与镶嵌在电池箱体框架(2)外部铝型材凹槽(6)内的螺钉(3)一一对应,通过螺母(4)与螺钉(3)的紧固连接按前侧板(11)、左侧板(12)、底板(13)、后侧板(14)、右侧板(15)的顺序将外壳固定在电池箱体框架(2)上;电池箱体框架(2)包括箱体底部框架(21)、前侧梁(22)、左侧梁(23)、后侧梁(24)、右侧梁(25)、支撑梁(26)、加强梁(27);箱体底部框架(21)四个角分别通过角码(5)、螺钉(3)和螺母(4)与支撑梁(26)垂直连接;箱体底部框架(21)长边处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土伟,吴俊龙,顾成波,陈建,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