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50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MCU控制模块,在MCU控制模块上电连接有:电源模块、磁保持继电器、显示模块、计量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漏电流采样模块、RS485有线通讯模块、4G无线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能将电力数据实时传输至用户终端,便于使用和管理,同时可以实时检测漏电情况及导线温度,检测到异常时切断电源,大大提高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能表
,尤其是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各省地区都在加快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市面上各类智能计量系统层出不穷,但是仅用于计量和分析用电数据,而缺乏了用电安全监测,如果用户既需要用电安全监测,又需要计量数据分析,则需要购买两套独立的设备,使用成本及安装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能提供用电安全监控。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MCU控制模块,在MCU控制模块上电连接有:电源模块、磁保持继电器、显示模块、计量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漏电流采样模块、RS485有线通讯模块、4G无线传输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MCU控制模块提供电能,计量模块用于电力数据的计量,漏电流采样模块用于漏电流的检测,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导线温度的检测,磁保持继电器用于电能表输入端、输出端的导通与断开,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暂存电力数据、漏电楼数据和温度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电力数据、漏电流数据和温度数据,MCU控制模块通过4G无线传输模块或RS485有线通讯模块连接至终端服务器。
[0005]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APP或网页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蜂窝与终端服务器连接实现信息传输。
[0006]上述方案中,电能表的计量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可以检测电力数据及导线温度数据和导线漏电流数据,并将其数据传递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可以通过4G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递至终端服务器及用户终端,所以用户可以在手机APP上实时查看用电数据、电能表的温度数据等,若出现用户超负荷用电、违规用电、而导致电能表发热或电能表处的导线发热、漏电流等等,MUC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数据进行判断,并控制磁保持继电器断开,以切断电源,以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并将数据及状态反馈传送至用户终端的手机APP等,便于用户排查。
[0007]当然,MCU控制模块上还可以设置有蜂鸣器模块,在检测到导线温度过高或发生漏电的情况下可进行蜂鸣报警。
[0008]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漏电流互感器。
[0009]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电能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对应的下壳体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数量分别与输入端、输出端的导线数量一致,且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导线均排布在对应的弧形凹槽内,在每个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容纳温度传感
器的凹腔,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传感器延伸至每个弧形凹槽内的凹腔内部,且温度传感器的工作面与排布在弧形凹槽内的导线贴合。
[0010]所述弧形凹槽的深度小于导线的直径,在弧形凹槽对应处的上壳体上设置有橡胶压条,在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时,橡胶压条将导线压合在弧形凹槽内。
[0011]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漏电流互感器,所述导线对应穿过漏电流互感器。
[0012]上述方案中,在下壳体上设置弧形凹槽用于排布导线,且在弧形凹槽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需要将导向连接在电能表上并对应排布在弧形凹槽内,即可确保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的接触,另外,利用橡胶压条将其压紧,使得导线可以始终与温度传感器接触,温度检测的可靠性高,且靠近输入端和输出端,检测反应及时,安全可靠。
[0013]本技术所得到的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能将电力数据实时传输至用户终端,便于使用和管理,同时可以实时检测漏电情况及导线温度,检测到异常时切断电源,大大提高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模块框架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导线与弧形凹槽的配合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MCU控制模块,在MCU控制模块上电连接有:电源模块、磁保持继电器、显示模块、计量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漏电流采样模块、RS485有线通讯模块、4G无线传输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MCU控制模块提供电能,计量模块用于电力数据的计量,漏电流采样模块用于漏电流的检测,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导线3温度的检测,磁保持继电器用于电能表输入端、输出端的导通与断开,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暂存电力数据、漏电楼数据和温度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电力数据、漏电流数据和温度数据,MCU控制模块通过4G无线传输模块连接至终端服务器。
[0020]MCU控制模块上还可以设置有蜂鸣器模块,在检测到导线3温度过高或发生漏电的情况下可进行蜂鸣报警。
[0021]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APP或网页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蜂窝与终端服务器连接实现信息传输。
[0022]如图2、图3所示,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4,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漏电流互感器6。
[0023]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在电能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对应的下壳体2
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弧形凹槽7,所述弧形凹槽7的数量分别与输入端、输出端的导线3数量一致,且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导线3均排布在对应的弧形凹槽7内,在每个弧形凹槽7内设置有容纳温度传感器4的凹腔8,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传感器4延伸至每个弧形凹槽7内的凹腔8内部,且温度传感器4的工作面与排布在弧形凹槽7内的导线3贴合。
[0024]所述弧形凹槽7的深度小于导线3的直径,在弧形凹槽7对应处的上壳体1上设置有橡胶压条5,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配合时,橡胶压条5将导线3压合在弧形凹槽7内。
[0025]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漏电流互感器6,所述导线3对应穿过漏电流互感器6。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MCU控制模块,在MCU控制模块上电连接有:电源模块、磁保持继电器、显示模块、计量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漏电流采样模块、RS485有线通讯模块、4G无线传输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MCU控制模块提供电能,计量模块用于电力数据的计量,漏电流采样模块用于漏电流的检测,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导线温度的检测,磁保持继电器用于电能表输入端、输出端的导通与断开,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暂存电力数据、漏电楼数据和温度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电力数据、漏电流数据和温度数据,MCU控制模块通过4G无线传输模块或RS485有线通讯模块连接至终端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其特征是: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为手机APP或网页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移动蜂窝与终端服务器连接实现信息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漏电保护和导线温度检测的物联网电能表,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辰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