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43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现有的内置式分流器实现,为了便于信号准确采集,通常采用大阻值的分流电阻,导致流通大电流时,会产生较多热量,影响电能表计量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包括壳体、分流器、多芯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一种具有35μ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属于电能计量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CN202153235 U)公开了一种双向直流电能表,它包括计量单元、CPU控制单元、液晶屏和电源电路,所述计量单元、CPU控制单元均与电源电路相连,它还包括均与CPU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一RS485通讯电路和第二RS485通讯电路,所述第一RS485通讯电路和第二RS485通讯电路还均与电源电路相连。
[0003]此专利适合电压范围宽,适用于额定电压750V以内的直流电能的计量,且整机出厂后无需调整,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
[0004]上述专利所述的双向直流电能表,电流采样依赖于外置分流器,整体的计量精度受限于电能表和分流器两个部件的精度,检定的时候也需要分开进行检验,导致整体的计量精度受限于电能表和分流器两个部件的精度,这样会造成整体误差偏大。并且分流器为阻性采样元件,在大电流时发热损耗大。同时使用起来及其不方便,制造安装成本也偏高。
[0005]如果采用内置式分流器方案,但现有的内置式分流器,为了实现信号准确采集,通常采用大阻值的分流电阻,因此当大电流流通时,会产生较多热量;并且由于分流器和电路模块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内,会导致电能表内的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影响电路芯片的性能,最终影响电能表计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分流器,分流器采用35μΩ

45μΩ分流电阻;同时设置至少具有0.1级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实现所述分流器信号的准确计量采集,进而能有效降低分流器热损耗,提高整体电能计量准确度的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相邻分流器设有TMR传感器,用以对负极电流值进行采集,和能采集正极电流值的分流器配合,形成正负双极电流监测结构;当发生漏电情况时,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提高了直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的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
[0010]包括壳体、分流器、多芯模组;
[0011]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其上端部装配一端盖;
[0012]所述分流器,设有35μΩ

45μΩ的分流电阻,用于减少分流器的热损耗,其安装在壳体的装配空间内;
[0013]所述多芯模组,相邻分流器装配,用以实现电压、电流的计量和管理,其包括计量芯和管理芯,其与分流器之间设有用于热量挥发的散热空间;
[0014]所述计量芯设有AD芯片,所述AD芯片为至少具有0.1级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实现分流器信号的准确计量采集。
[0015]本专利技术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设置一种具有35μΩ

45μΩ分流电阻的分流器,同时设置至少具有0.1级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实现所述分流器信号的准确计量采集,进而能有效降低分流器热损耗,提高整体电能计量的准确度。
[0016]进一步,一般传统的分流器输出电压为75mV,其自身的额定热损耗等于额定电流乘以75mV,例如300A/75mV规格分流器,在300A时的损耗为22.5W。
[0017]当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分流器阻值为40μΩ欧姆时,300A电流对应的电压值为12mV,此时分流器的损耗为3.6W,较传统分流器大大降低了热损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简单、实用,切实可行。
[0018]进一步,由于本专利技术分流器输出电压信号非常小,因此为了能准确采集到本专利技术的分流器输出电压信号,采用至少具有0.1级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在10000:1动态范围内,实现分流器信号的准确计量采集。
[0019]进一步,相对于传统直流电能计量模块,本专利技术的分流器内置组装,充分利用装置内部空间,分流器与多芯模组进行空间隔离,有效降低分流器温升对于电路工作的影响,进而能有效提升电能表的计量精度。
[0020]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0021]所述分流器一接口设有用于与正极电流相接通的采样端,另一接口依次通过瞬态抑制电路、抗零漂干扰电路、抗混叠网络电路,与AD芯片电连接。
[0022]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0023]所述瞬态抑制电路,设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用以抑制电路中瞬间高能量冲击;
[0024]所述抗零漂干扰电路,设有电阻R55、电阻R57、电阻R59;
[0025]所述抗混叠网络电路,设有电阻R56、电阻R58、电容C70、电容C71。
[0026]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27]相邻分流器设有TMR传感器,用以对负极电流值进行采集,实现漏电监测比较,形成正负双极电流监测结构;
[0028]所述TMR传感器通过分压滤波网络电路与CPU芯片电连接;
[0029]所述分压滤波网络电路包括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容C66,其与CPU芯片RN2025的B相电流采集通道相接通,实现负极电流的监测。
[0030]本专利技术相邻分流器设有TMR传感器,用以对负极电流值进行采集,和能对正极电流值进行采集的分流器配合,形成正负双极电流监测结构;当发生漏电情况时,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提高了直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方案简单实用。
[0031]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0032]所述计量芯还包括CPU芯片,用以管理AD芯片;
[0033]所述CPU芯片的型号为RN2025,其包括直流电压管理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直流功率计算模块、直流电能计算模块、费率管理模块、校准系数管理模块;
[0034]由于分流器输出电压信号非常小,本专利技术AD芯片的型号为ADS131M04,用以实现内部64倍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增益放大,在10000:1动态范围内实现0.1级精度。
[0035]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0036]所述管理芯为微控制单元HT6025,其设有通信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
[0037]所述微控制单元HT6025与管理芯之间的隔离通讯通过容隔离芯片ISO7742FDW实现。
[0038]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0039]还包括电阻分压电路;
[0040]所述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6、电阻R47、电容C59、电容C60,其与AD芯片电连接,用于实现直流电压的分压采样;
[0041]所述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依次串联在一起;
[0042]电阻R46、电容C59并联;
[0043]电阻R47、电容C60并联。
[0044]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0045]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嵌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分流器、多芯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其上端部装配一端盖;所述分流器,设有35μΩ

45μΩ的分流电阻,用于减少分流器的热损耗,其安装在壳体的装配空间内;所述多芯模组,相邻分流器装配,用以实现电压、电流的计量和管理,其包括计量芯和管理芯,其与分流器之间设有用于热量挥发的散热空间;所述计量芯设有AD芯片,所述AD芯片为至少具有0.1级精度的模数转换芯片,实现分流器信号的计量采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一接口设有用于与正极电流相接通的采样端,另一接口依次通过瞬态抑制电路、抗零漂干扰电路、抗混叠网络电路,与AD芯片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抑制电路,设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用以抑制电路中瞬间高能量冲击;所述抗零漂干扰电路,设有电阻R55、电阻R57、电阻R59;所述抗混叠网络电路,设有电阻R56、电阻R58、电容C70、电容C7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相邻分流器设有TMR传感器,用以对负极电流值进行采集,实现漏电监测比较,形成正负双极电流监测结构;所述TMR传感器通过分压滤波网络电路与CPU芯片电连接;所述分压滤波网络电路包括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容C66,其与CPU芯片的B相电流采集通道相接通,实现负极电流的监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芯还包括CPU芯片,用以管理AD芯片;所述CPU芯片的型号为RN2025,其包括直流电压管理模块、电流采样模块、直流功率计算模块、直流电能计算模块、费率管理模块、校准系数管理模块;所述AD芯片的型号为ADS131M04,用以实现内部64倍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增益放大,在10000:1动态范围内实现0.1级精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芯为微控制单元HT60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熊姚力章江铭刘炜陆春光肖涛王朝亮李亦龙蒋群宋磊黄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