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45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包括固定盘,和与固定盘连接的袋体,所述固定盘呈五边形,其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在固定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肛门对应口,该肛门对应口正对肛门位置并与袋体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婴儿,可以更好的贴合和密封婴儿的肛周,使得婴儿排出的粪便不会外泄。泄。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袋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

技术介绍

[0002]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婴儿腹泻后会造成肛周皮肤潮湿,潮湿持续刺激肛周及骶尾部皮肤,易引起皮肤破溃。
[0003]为了提高腹泻患者的舒适性和减少肛周皮肤损伤,申请号为20142079466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属于医疗卫生器械,旨在提供一种针对可经肛门排便的腹泻及大便失禁患者,达到使患者舒适、粘合紧密、减少肛周皮肤破损发生率等目标的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这种应用于大便失禁及腹泻患者的肛周造口袋,包括包裹袋,在所述包裹袋上设有引流接口,其中在所述包裹袋上内安装有固定盘并且固定盘设有与人体肛周部位配合的肛周口,所述肛周口直径范围为3cm~5cm,在所述固定盘上下两侧均开有豁口。
[0004]由于婴儿的臀部较小,且该方案的固定盘为圆形结构,不适用于婴儿,且圆形结构无法完全包裹婴儿肛周,会导致婴儿排出的粪便外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包括固定盘,和与固定盘连接的袋体,所述固定盘呈五边形,其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在固定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肛门对应口,该肛门对应口正对肛门位置并与袋体连通。固定盘为五边形,其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可以更好的贴合和密封婴儿的肛周,使得婴儿排出的粪便不会外泄;其肛门对应口用于对接婴儿的肛门,袋体用于收集粪便。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的材质为水胶体敷料。这种材质可以有效的保护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腹泻及大便失禁对皮肤造成的刺激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肛门对应口呈椭圆形或长方形,长度由固定盘的顶角向底边方向延伸。
[0011]进一步地,所述肛门对应口内对称地设置有两片止逆板,该两片止逆板呈弧形,并朝袋体内部方向拱起,在两片止逆板之间具有裂口。止逆板具有防止粪便逆流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两片止逆板的材质均为弹性软质塑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亲肤面设有一层棉质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袋体与婴儿皮肤
接触时,有损伤皮肤的危险。
[0014]进一步地,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刻度。刻度方便使用者观察袋体中粪便的容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有引流阀,该引流阀包括引流管、套管、控制阀和弹簧,其中,引流管为圆柱形管体,并与袋体连通;套管为圆柱形管体,与引流管垂直连接并连通;控制阀为圆柱形杆体,可活动地插入套管内,在控制阀上开设有一个沿其半径方向延伸的引流口;弹簧设置在控制阀与套管之间。引流阀用于排出袋体中的粪便。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的固定盘为五边形,其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可以更好的贴合和密封婴儿的肛周,使得婴儿排出的粪便不会外泄,而造成污染;固定盘上的肛门对应口用于对接婴儿的肛门,袋体用于收集粪便,使得婴儿排出的粪便从肛门对应口顺利的流入到袋体中,有效的防止粪便污染婴儿臀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中标号为:1、固定盘;11、肛门对应口;12、止逆板;2、袋体;21、刻度;3、引流阀;31、引流管;32、套管;33、控制阀;331、引流口;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包括固定盘1,和与固定盘1连接的袋体2。
[0025]固定盘1呈五边形,其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该五边形结构可以更好的贴合和密封婴儿的肛周,使得婴儿排出的粪便不会外泄,而造成污染。且固定盘1的材质为水胶体敷料,该材质可以有效的保护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腹泻及大便失禁对皮肤造成的刺激性。
[0026]在固定盘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肛门对应口11,且肛门对应口11呈椭圆形或长方形,长度由固定盘1的顶角向底边方向延伸,该肛门对应口11正对肛门位置并与袋体2连通。肛门对应口11用于对接婴儿的肛门,袋体2用于收集粪便,使得婴儿排出的粪便从肛门对应口11顺利的流入到袋体2中,有效的防止粪便污染婴儿臀部。
[0027]肛门对应口11内对称地设置有两片止逆板12,该两片止逆板12呈弧形,并朝袋体2内部方向拱起,在两片止逆板12之间具有裂口。两片止逆板12的材质均为弹性软质塑料。止逆板12具有防止粪便逆流的作用。
[0028]袋体2的亲肤面设有一层棉质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袋体2与婴儿皮肤接触时,有损伤皮肤的危险。袋体2上设置有刻度21,刻度21方便使用者观察袋体2中粪便的容量。
[0029]袋体2的底部设置有引流阀3,引流阀3用于排出袋体2中的粪便。该引流阀3包括引流管31、套管32、控制阀33和弹簧34,其中,引流管31为圆柱形管体,并与袋体2连通;套管32为圆柱形管体,与引流管31垂直连接并连通;控制阀33为圆柱形杆体,可活动地插入套管32内,在控制阀33上开设有一个沿其半径方向延伸的引流口331;弹簧34设置在控制阀33与套管32之间。在使用引流阀3时,通过按下控制阀33,使得引流口331与引流管31连通,这样粪便就可以从袋体2流出,当松开控制阀33后,由于弹簧34的弹力,控制阀33复原,此时引流管31不导通,粪便不能从袋体2中流出。
[0030]使用时,将固定盘1的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同时将婴儿的肛口对准肛门对应口11,婴儿排出的粪便将从肛门对应口11流到袋体2中,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引流阀3将袋体2中的粪便排出。
[0031]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包括固定盘(1),和与固定盘(1)连接的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呈五边形,其顶角贴合在臀裂顶点处,底边贴合在肛周下部,其余侧边分别贴合在肛周的左右两侧;在固定盘(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肛门对应口(11),该肛门对应口(11)正对肛门位置并与袋体(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的材质为水胶体敷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肛门对应口(11)呈椭圆形或长方形,长度由固定盘(1)的顶角向底边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腹泻大便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肛门对应口(11)内对称地设置有两片止逆板(12),该两片止逆板(12)呈弧形,并朝袋体(2)内部方向拱起,在两片止逆板(12)之间具有裂口。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兰芬黄宇辉陆春秀李桂玲郑秀敏覃成婕叶雨鑫曾翠萍农镇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