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滴剂瓶,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和瓶盖螺纹配合,在所述瓶身和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瓶盖包括盖体、分隔板、滴管和操作杆,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盖体内将所述盖体内部分成上部为定量储液腔,下部为与所述瓶身配合的下腔,所述滴管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部,在所述滴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以管帽,所述操作杆穿过所述盖体和所述分隔板后与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在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通路。该益生菌滴剂瓶可以定量取用滴剂,通过在瓶盖上设置定量储液腔,在取用前先将定量的滴剂储存在腔内,然后在取用腔内的滴剂实现滴剂定量取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容易操作。容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滴剂瓶
[0001]本技术涉及滴剂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滴剂瓶。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是很难摄取到益生菌的,如果想要摄取益生菌改善人体内部菌群,则通常需要通过益生菌制剂来摄入。为了能使益生菌产品的保质期延长,通常将益生菌做成菌粉、压片或胶囊的形式,以保证足够量的活菌数,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菌粉、压片或胶囊形式的固态类的益生菌制剂很难服用,需要先用水溶解再冲服,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食用油有天然的隔氧防潮性能,将益生菌菌粉放入食用油中可以保持菌种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用食用油将益生菌做成滴剂是给婴幼儿服用益生菌产品的一个好方法。目前市面上的常用的益生菌滴剂瓶,都不能精确控制每次滴剂的量,说明书中常常推荐5
‑
8滴,这种不确定性首先无法保证婴幼儿摄入量的稳定,同时给人们操作带来一定不便,尤其对于一些有轻度强迫症的人群来说,具体几滴、滴的大小是否一致,都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能精确控制每次滴剂剂量的滴剂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滴剂瓶,该益生菌滴剂瓶可以定量取用滴剂,通过在瓶盖上设置定量储液腔,在取用前先将定量的滴剂储存在腔内,然后在取用腔内的滴剂实现滴剂定量取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益生菌滴剂瓶,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和瓶盖螺纹配合,在所述瓶身和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瓶盖包括盖体、分隔板、滴管和操作杆,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盖体内将所述盖体内部分成上部为定量储液腔,下部为与所述瓶身配合的下腔,所述滴管设置在所述盖体的顶部,在所述滴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管帽,所述操作杆穿过所述盖体和所述分隔板后与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操作杆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在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通路。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所述通路的下端开口在初始状态下不露出所述分隔板的下表面,在所述操作杆处于压下状态时露出所述分隔板的下表面,所述通路的上端开口在初始状态下和压下状态下都露出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所述瓶身包括瓶体和瓶口,所述瓶口和所述盖体内部的下腔螺纹配合。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所述挡头的上部为圆锥台形,所述分隔板设置有
与所述圆锥台形相配合的圆锥孔。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所述挡头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所述盖体是透明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本技术益生菌滴剂瓶可以定量取用滴剂,通过在瓶盖上设置定量储液腔,在取用前先将定量的滴剂储存在腔内,然后在取用腔内的滴剂实现滴剂定量取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益生菌滴剂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放大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B部放大视图;
[0019]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0020]1、瓶身,1a、瓶体,1b、瓶口,2、瓶盖,2a、盖体,2b、分隔板,2c、定量储液腔,2d、滴管,2e、管帽,2f、操作杆,2f1、通路,2g、弹簧,2h、挡头,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0022]应当理解,当提及元件被“连接”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用语应当以同样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邻近”等)。本技术中提及的方位“左右”、“前后”等,仅用来表达相对的位置关系,而不受实际应用中任何具体方向参照的约束。
[0023]参见图1,益生菌滴剂瓶包括瓶身1和瓶盖2,所述瓶身1和瓶盖2螺纹配合。
[0024]参见图2和图3,在所述瓶身1和瓶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所述瓶盖2包括盖体2a、分隔板2b、滴管2d和操作杆2f,所述分隔板2b设置在所述盖体2a内将所述盖体2a内部分成上部为定量储液腔2c,下部为与所述瓶身1配合的下腔,所述瓶身1包括瓶体1a和瓶口1b,所述瓶口1b和所述盖体2a内部的下腔螺纹配合,优选地,所述盖体2a是透明的,所述滴管2d设置在所述盖体2a的顶部,在所述滴管2d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管帽2e,所述操作杆2f穿过所述盖体2a和所述分隔板2b后与挡头2h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头2h的上部为圆锥台形,所述分隔板2b设置有与所述圆锥台形相配合的圆锥孔,进一步地,所述挡头2h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操作杆2f和所述盖体2a之间设置有弹簧2g,在所述操作杆2f上设置有通路2f1;进一步地,所述通路2f1的下端开口在初始状态下不露出所述分隔板2b的下表面,在所述操作杆2f处于压下状态时露出所述分隔板2b的下表面,所述通路2f1的上端开口在初始状态下
和压下状态下都露出所述分隔板2b的上表面。
[0025]益生菌滴剂瓶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取用时,将所述益生菌滴剂瓶倒置,然后将所述操作杆2f压下,使得盖体2a的分隔板2b两侧通过所述通路2f1连通,这样瓶身1中的益生菌滴液进入定量储液腔2c中,此时管帽2e是连接在所述滴管2d上的,如果将所述盖体2a做成透明的,可直观看到定量储液腔2c中的情况,然后,松开所述操作杆2f,所述操作杆2f在弹簧2g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通路2f1被堵死,同时挡头2h与所述分隔板2b配合也能阻止液滴的流通,此时,将管帽2e从所述滴管2d的末端拧下,则可以从所述滴管2d滴出滴剂。
[0026]本技术益生菌滴剂瓶可以定量取用滴剂,通过在瓶盖上设置定量储液腔,在取用前先将定量的滴剂储存在腔内,然后在取用腔内的滴剂实现滴剂定量取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滴剂瓶,包括瓶身(1)和瓶盖(2),所述瓶身(1)和瓶盖(2)螺纹配合,在所述瓶身(1)和瓶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包括盖体(2a)、分隔板(2b)、滴管(2d)和操作杆(2f),所述分隔板(2b)设置在所述盖体(2a)内将所述盖体(2a)内部分成上部为定量储液腔(2c),下部为与所述瓶身(1)配合的下腔,所述滴管(2d)设置在所述盖体(2a)的顶部,在所述滴管(2d)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管帽(2e),所述操作杆(2f)穿过所述盖体(2a)和所述分隔板(2b)后与挡头(2h)可拆卸连接,所述操作杆(2f)和所述盖体(2a)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在所述操作杆(2f)上设置有通路(2f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滴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2f1)的下端开口在初始状态下不露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雨,孙夏慧,王熠,陈奕兴,靖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锦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