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66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包括瓶身和瓶口,瓶口内设置有瓶塞,还包括:瓶盖,瓶盖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下瓶盖设置在瓶口处,上瓶盖可开合设于下瓶盖上;消毒件,消毒件设置在上瓶盖的内壁上,当上瓶盖盖合在所述下瓶盖上时,消毒件能够与所述瓶塞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毒件设置在上瓶盖的内壁上,不需要从别处取用,能够避免消毒件的掉落和污染,避免浪费;消毒件在上瓶盖的内壁上的稳固性好,避免存在脱落的可能,确保消毒防护作用,避免对药物造成污染;在操作时,只需要将离型纸层撕掉盖上上瓶盖即可实现对瓶塞注药物处的消毒,节约操作时间;用完后不会粘贴到其他地方,方便后续进行医疗垃圾处理。方便后续进行医疗垃圾处理。方便后续进行医疗垃圾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机构对全国医院住院部接受静脉治疗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当日接受静脉治疗者为73.53%,最高的医院达到99.80%,充分说明静脉输液的普遍性。静脉输液在临床中属于侵入性的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需要注意控制以及预防感染。其中,输液瓶加药口消毒是静脉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0003]药物加入输液瓶后,传统方法是用碘伏棉球覆盖瓶口消毒,操作步骤繁琐,固定性差,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重新消毒,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增加治疗时间,同时也影响病人治疗。也有采用安尔碘棉签消毒后用75%的酒精棉球压在输液袋口,再用胶布固定,此方法可能存在胶布不粘导致酒精棉球脱落、酒精棉球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而降低消毒防护作用等问题。还有采用经过辐射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的瓶口贴来贴在输液瓶口上,来减少启封输液瓶口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感染情况,但是瓶口贴和输液瓶是独立的两个个体,每次使用时要取出瓶口贴一个个贴于瓶口,如取用时不小心污染或掉落瓶口贴,存在浪费的可能;其次,拿取和转移贴合瓶口贴的输液瓶的过程中,瓶口贴会意外从输液瓶口上掉落,导致输液瓶内药液受到污染;再者,医院每天输液患者较多,危重患者输液步数多,每次使用瓶口贴最快10s完成操作,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明显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最后,由于瓶口贴是一次性用物,有粘性的瓶口贴的大量使用,有可能会粘到其他地方,用完后医疗垃圾处理也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包括瓶身和瓶口,所述瓶口内设置有瓶塞,还包括:
[0007]瓶盖,所述瓶盖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所述下瓶盖设置在所述瓶口处,所述上瓶盖可开合设于所述下瓶盖上;
[0008]消毒件,所述消毒件设置在所述上瓶盖的内壁上,当所述上瓶盖盖合在所述下瓶盖上时,所述消毒件能够与所述瓶塞紧密贴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瓶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瓶口处,所述上瓶盖与所述下瓶盖扣接密封配合。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瓶盖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瓶盖与下瓶盖之间设置有连接带。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毒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胶面层、带有消毒剂的吸水棉层、离型纸层,所述胶面层固定在所述上瓶盖的内壁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面层为PE膜。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型纸层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突起。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的底部设置有吊环。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身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吊环能够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的消毒件设置在上瓶盖的内壁上,不需要从别处取用,能够避免消毒件的掉落和污染,避免浪费。
[0020](2)消毒件在上瓶盖的内壁上的稳固性好,避免存在脱落的可能,确保消毒防护作用,避免对药物造成污染。
[0021](3)本技术在操作时,只需要将离型纸层撕掉盖上上瓶盖即可实现对瓶塞注药物处的消毒,非常方便快捷,节约操作时间。
[0022](4)用完后不会粘贴到其他地方,方便后续进行医疗垃圾处理。
[0023](5)上瓶盖与下瓶盖扣接密封配合,上瓶盖与下瓶盖开合方便,且当上瓶盖与下瓶盖扣合时,密封性好,能够减少消毒件与空气接触的可能,提高消毒件的消毒防护作用。
[0024](6)上瓶盖上设置有第一突起,方便上瓶盖的打开,离型纸层上设置有第二突起,方便离型纸层的去除。
[0025](7)上瓶盖与下瓶盖之间设置有连接带,在将上瓶盖从下瓶盖上打开时,能够避免上瓶盖的掉落而造成污染,同时能够避免上瓶盖的晃动,避免对配药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上瓶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瓶身,101、吊环,102、固定带,103、凹槽,104、刻度,20、瓶口,30、瓶盖,301、上瓶盖,302、下瓶盖,303、第一突起,304、连接带,40、消毒件,401、胶面层,402、吸水棉层,403、离型纸层,404、第二突起,50、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包括瓶身10、瓶口20、瓶盖30和消毒件40。瓶口20内设置有瓶塞50,瓶塞50能够将瓶口20密封住。瓶盖30包括上瓶盖301和下瓶盖302,下瓶盖302设置在瓶口20处,上瓶盖301可开合设于下瓶盖302上。消毒件40设置在上瓶盖301的内壁上,当上瓶盖301盖合在下瓶盖302上时,消毒件40能够与瓶塞30紧密贴合。
[0034]为了提高对输液瓶内药液的密封性,本技术下瓶盖302密封设置在瓶口20处,上瓶盖301与下瓶盖302扣接密封配合,上瓶盖301与下瓶盖302开合方便,且当上瓶盖301与下瓶盖302扣合时,密封性好,能够减少消毒件40与空气接触的可能,提高消毒件40的消毒防护作用。进一步优选上瓶盖301与下瓶盖302均采用医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0035]为了方便将上瓶盖301从下瓶盖302上打开,本技术优选上瓶盖30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303,通过手抓住第一突起303来带动上瓶盖301。
[0036]本技术优选上瓶盖301与下瓶盖302之间设置有连接带30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包括瓶身和瓶口,所述瓶口内设置有瓶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盖,所述瓶盖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所述下瓶盖设置在所述瓶口处,所述上瓶盖可开合设于所述下瓶盖上;消毒件,所述消毒件设置在所述上瓶盖的内壁上,当所述上瓶盖盖合在所述下瓶盖上时,所述消毒件能够与所述瓶塞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瓶盖密封设置在所述瓶口处,所述上瓶盖与所述下瓶盖扣接密封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盖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突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静脉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盖与下瓶盖之间设置有连接带。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霞张蕊赵露露李正萍张秀兰孙娟谷雪瑞包永婷吉桂萍杨增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