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34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温控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栅和载玻片,载玻片顶部表面设有与光栅匹配的定位环体,载玻片内部开设有冷却腔,载玻片底部表面的顶角处均设有进水管,冷却腔内部还设有安装环板,安装环板的外环侧边与冷却腔的内侧壁密封式固定连接,安装环靠近其内环侧处的上、下板面上分别密封式固定设有上挡板、下挡板,上挡板不与冷却腔上端的底壁接触,下档板每一侧的板面上均分布有一组导流孔,载玻片靠近其顶部的每一面侧壁上均对称地开设有一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光栅进行均匀且稳定的散热冷却,同时还有效地避免对光栅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免对光栅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免对光栅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温控技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TFT LCD行业内光配向作为一种重要的配向方式,其光学备件价格昂贵寿命短,光栅(Wire Grid)作为光配向最昂贵的备件,每年每台备件费用超过百万;需通过提升其寿命来降低成本。
[0003]传统的光栅冷却方式是通过向载玻片(Cover glass)上不断填充N2,然后通过载玻片与光栅之间热传导式的换热以达到冷却光栅的作用。
[0004]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N2不纯粹及漏气等因素,光栅极易氧化从而导致紫外光过滤效果差,无法满足产品需求。
[0005]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光栅进行均匀且稳定散热冷却的装置;此外该装置还不能对光栅的工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包括光栅和载玻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包括光栅(1)和载玻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玻片(2)顶部表面设有与光栅(1)匹配的定位环体(3),所述载玻片(2)内部开设有冷却腔(4);所述载玻片(2)底部表面的顶角处均开设有与冷却腔(4)导通的进水孔(5),所述进水孔(5)外端的孔口处设有与之匹配的进水管(6);所述冷却腔(4)内部还设有安装环板(7),所述安装环板(7)的外环侧边与冷却腔(4)的内侧壁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靠近其内环侧处的上、下板面上分别密封式固定设有上挡板(8)、下挡板(9),所述上挡板(8)和下挡板(9)均垂直安装环板(7),所述上挡板(8)不与冷却腔(4)上端的底壁接触,所述下挡板(9)还与冷却腔(4)下端的底壁密封式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9)每一侧的板面上均分布有一组导流孔(10);所述载玻片(2)靠近其顶部的每一面侧壁上均对称地开设有一组出水孔(11),所述出水孔(11)外端的孔口处均设有与之匹配的出水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体(3)与载玻片(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载玻片(2)顶部表面位于定位环体(3)的顶角处均开设有凹槽(1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轴(14)、磁铁(15)和铁片(16),所述定位环体(3)顶角处的内部均嵌设有铁片(16),所述定位环体(3)顶角处的底部均固定设有支轴(14),所述凹槽(13)的底壁上均固定设有与之匹配的磁铁(15),所述磁铁(15)的顶部均向内凹陷式的开设有与支轴(14)匹配的插槽(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光配向光栅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14)采用不导磁的材料制成,所述铁片(16)采用软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武熊贤林石克诚夏猛军郑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