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注浆
,特别是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用气动注浆泵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利用气缸和注浆缸具有较大的作用面积比,从而以较小的气压便可以使缸体产生较高的注射压力,由气缸活塞触动信号装置来控制换向阀换向,从而实现往复运动,传统煤矿用气动注浆泵的换向方式为两位三通顶杆阀加先导阀加换向阀实现换向,先导阀与换向阀集成于一体。现有换向气缸结构,通过先导阀和换向阀结构,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且结构体积较大,现需要将气缸的换向结构集成于气缸的内部,紧凑结构形式的同时,保证气缸具有自动换向功能及高效、稳定的换向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包括阀体、气缸、导管、活塞、活塞杆、导向销、定位弹簧、定位钢球、配气套、垫座、滑塞和往复杆;
[0004]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气缸的一端面,所述阀体的外圈通过连通气道与所述阀体呈贯通设置;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阀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包括阀体(1)、气缸(2)、导管(3)、活塞(4)、活塞杆(5)、导向销(6)、定位弹簧(7)、定位钢球(8)、配气套(9)、垫座(10)、滑塞(11)和往复杆(12);所述阀体(1)设置于所述气缸(2)的一端面,所述阀体(1)的外圈通过连通气道(1
‑
1)与所述阀体(1)呈贯通设置;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
‑
2),所述阀体(1)的中端侧壁面设有出气口(1
‑
3),所述阀体(1)的中端侧壁面设有第一连通口(1
‑
4),所述阀体(1)的侧壁面设有排气口(1
‑
5);所述气缸(2)的一端面设有第二连通口(2
‑
1),所述第一连通口(1
‑
4)通过导管(3)与所述第二连通口(2
‑
1)实现连通;所述活塞(4)设置于所述气缸(2)内,所述活塞(4)于所述气缸(2)呈可滑动设置;所述活塞杆(5)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塞(4)的侧端面,所述活塞杆(5)的端部与所述气缸(2)的端面呈可轴向滑动设置;所述导向销(6)周向设置于所述阀体(1)的一端内部,并与所述阀体(1)垂直设置,所述定位弹簧(7)嵌入设置于所述导向销(6)内,所述定位钢球(8)设置于所述定位弹簧(7)的端面;所述配气套(9)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1)的内部,所述配气套(9)内衬于所述阀体(1)的内壁面;所述垫座(10)设置于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配气套(9)的端部,所述垫座(10)通过孔用挡圈(13)实现限位;所述滑塞(11)设置于所述配气套(9)内,并与所述配气套(9)固定,所述滑塞(11)与所述配气套(9)呈可滑动设置,所述滑塞(11)的一端侧壁面周向呈凹槽状,并形成第一定位槽(11
‑
1)和第二定位槽(11
‑
2),所述定位钢球(8)可嵌入所述第一定位槽(11
‑
1)和第二定位槽(11
‑
2)中之一;所述滑塞(11)与所述阀体(1)呈连通设置,所述滑塞(11)可与所述连通气道(1
‑
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
‑
3)与所述第一连通口(1
‑
4)于所述阀体(1)的外侧壁面呈相对设置,所述出气口(1
‑
3)与所述第一连通口(1
‑
4)的直径相适应;所述排气口(1
‑
5)设置于所述出气口(1
‑
3)、第一连通口(1
‑
4)的一侧,所述排气口(1
‑
5)的口径小于所述出气口(1
‑
3)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套(9)的外壁面与所述阀体(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且所述导向销(6)的端部贯穿所述配气套(9)的一端壁面,实现所述配气套(9)与所述阀体(1)轴向限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换向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套(9)的外壁面横向阵列设有第一配气孔(9
‑
1)、第二配气孔(9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