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以及双跨桥整体浇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27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和双跨桥整体浇筑系统,包括整体支架、砂箱组件、主分配梁组件、贝雷桁架梁组件、腋角支撑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模板组件以及滚轮组件,主分配梁组件通过砂箱组件设于整体支架上,两组腋角支撑梁组件分别设于贝雷桁架梁组件两侧的主分配梁组件上,贝雷桁架梁组件沿垂直于主分配梁组件的表面的方向设于主分配梁组件上,次分配梁组件用于与支撑模板组件,滚轮组件与整体支架可拆卸地连接,滚轮组件用于从整体支架的底部支撑整体支架并带动整体支架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框架桥施工过程中能整体移动,不需要重新搭建模架,施工效率高,有利于节约工期,安全隐患小。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以及双跨桥整体浇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框架桥施工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双跨桥整体浇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的加快,交通出行给市政路网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路网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交通线路交错的问题,目前,框架桥的地下穿越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0003]现有的框架桥多是分节段施工,沿纵向方向一节紧邻一节。传统的框架桥施工采用盘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完一节桥段后需拆装满堂支架并在另一施工位置处重新搭建,框架桥施工过程中安拆工序较多,工程量大,施工效率低,同时满堂支架的频繁安拆安全隐患大。急需一种减少支架安拆时间,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功效,并节约工期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框架桥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大、施工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包括整体支架、砂箱组件、主分配梁组件、贝雷桁架梁组件、腋角支撑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模板组件以及滚轮组件,主分配梁组件通过砂箱组件设于整体支架上,两组腋角支撑梁组件分别设于贝雷桁架梁组件两侧的主分配梁组件上,贝雷桁架梁组件沿垂直于主分配梁组件的表面的方向设于主分配梁组件上,贝雷桁架梁组件设于两组腋角支撑梁组件之间,次分配梁组件铺设在腋角支撑梁组件和主分配梁组件上,次分配梁组件用于与支撑模板组件,模板组件贴合设于次分配梁组件上,进而通过在模板组件上浇筑混凝土形成一节带腋角的框架桥,滚轮组件与整体支架可拆卸地连接,滚轮组件用于从整体支架的底部支撑整体支架并带动整体支架移动,进而使整体支架上的砂箱组件、主分配梁组件、贝雷桁架梁组件、腋角支撑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随整体支架同步移动。
[0007]进一步地,整体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用于从支架本体的底部支撑支架本体的支撑部,支撑部与支架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0008]进一步地,支架本体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支撑架,相邻两排横向支撑架沿纵向间隔排布并通过纵向连接单元固定连接形成一组横向支撑架组,多组横向支撑架组沿纵向间隔排布,横向支撑架包括沿横向间隔布设的多根钢管立杆以及用于将钢管立杆沿横向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横向连接单元,支撑部采用与钢管立杆一一对应布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块,支撑部用于从钢管立杆的底部支撑钢管立杆。
[0009]进一步地,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支架本体顶升的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包括固定设于钢管立杆上的反力座以及与反力座对应设置的用于将反力座顶升的千
斤顶。
[0010]进一步地,纵向连接单元包括沿水平向和/或斜向布设的第一钢管,横向连接单元包括沿水平线和/或斜向布设的第二钢管。
[0011]进一步地,砂箱组件包括沿横向间隔排布于整体支架上的多排砂箱排,砂箱排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排布的砂箱。
[0012]进一步地,主分配梁组件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排布于砂箱组件上的多个主分配梁,主分配梁与砂箱排垂直交叉布设,主分配梁采用两组工字钢拼接形成。
[0013]进一步地,贝雷桁架梁组件包括过沿横向间隔排布于主分配梁组件上的多个贝雷桁架梁,贝雷桁架梁与主分配梁一一对应布设,贝雷桁架梁与主分配梁垂直交叉布设。
[0014]进一步地,腋角支撑梁组件包括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升降液压缸组,升降液压缸组包括多个沿纵向间隔布设的升降液压缸,或者,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滚轮组件滚动的卷扬机或手拉葫芦。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跨桥整体浇筑系统,包括上述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两个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沿横向间隔排布。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包括整体支架、砂箱组件、主分配梁组件、贝雷桁架梁组件、腋角支撑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模板组件以及滚轮组件。通过在整体支架上设置砂箱组件,采用砂箱组件支撑主分配梁组件,采用主分配梁组件支撑处于主分配梁组件中部的贝雷桁架梁组件,采用主分配梁组件支撑处于主分配梁组件两侧的贝雷桁架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的中部支撑在贝雷桁架梁组件上,次分配梁组件的两侧支撑在对应的腋角支撑梁组件上,次分配梁搭设后呈中部为等截面、两侧向下倾斜的的支撑体,进而在次分配梁上铺设模板组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一节带腋角的框架桥。在一节框架桥施工完毕后,只需将砂箱组件的型砂放出,使主分配梁组件带动贝雷桁架梁组件、腋角支撑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同步下沉;接着将整体支架顶升并在整体支架的底部装配滚轮组件;通过滚轮组件滚动带动整体支架移动至另一施工位置,整体支架上的砂箱组件、主分配梁组件、贝雷桁架梁组件、腋角支撑梁组件、次分配梁组件随整体支架同步移动;在重新搭设模板组件后,拆卸滚轮组件后进行下一轮施工。本技术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框架桥施工过程中能整体移动,不需要重新搭建模架,施工效率高,有利于节约工期,安全隐患小。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的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00、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10、整体支架;11、支架本体;111、横向支撑架;112、纵向连接单元;113、横向连接单元;12、支撑部;20、砂箱组件;30、主分配梁组件;40、贝雷桁架梁组件;50、腋角支撑梁组件;60、次分配梁组件;70、模板组件;80、滚轮组件;90、顶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6]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的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100,包括整体支架10、砂箱组件20、主分配梁组件30、贝雷桁架梁组件40、腋角支撑梁组件50、次分配梁组件60、模板组件70以及滚轮组件80,主分配梁组件30通过砂箱组件20设于整体支架10上,两组腋角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支架(10)、砂箱组件(20)、主分配梁组件(30)、贝雷桁架梁组件(40)、腋角支撑梁组件(50)、次分配梁组件(60)、模板组件(70)以及滚轮组件(80),所述主分配梁组件(30)通过所述砂箱组件(20)设于所述整体支架(10)上,两组所述腋角支撑梁组件(50)分别设于所述贝雷桁架梁组件(40)两侧的所述主分配梁组件(30)上,所述贝雷桁架梁组件(40)沿垂直于所述主分配梁组件(30)的表面的方向设于所述主分配梁组件(30)上,所述贝雷桁架梁组件(40)设于两组所述腋角支撑梁组件(50)之间,所述次分配梁组件(60)铺设在所述腋角支撑梁组件(50)和所述主分配梁组件(30)上,所述次分配梁组件(60)用于与支撑所述模板组件(70),所述模板组件(70)贴合设于所述次分配梁组件(60)上,进而通过在所述模板组件(70)上浇筑混凝土形成一节带腋角的框架桥,所述滚轮组件(80)与所述整体支架(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滚轮组件(80)用于从所述整体支架(10)的底部支撑所述整体支架(10)并带动所述整体支架(10)移动,进而使所述整体支架(10)上的所述砂箱组件(20)、主分配梁组件(30)、贝雷桁架梁组件(40)、腋角支撑梁组件(50)、次分配梁组件(60)随所述整体支架(10)同步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1)、用于从所述支架本体(11)的底部支撑所述支架本体(11)的支撑部(12),所述支撑部(12)与所述支架本体(11)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桥施工用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1)包括沿横向延伸的横向支撑架(111),相邻两排所述横向支撑架(111)沿纵向间隔排布并通过纵向连接单元(112)固定连接形成一组横向支撑架组,多组所述横向支撑架组沿纵向间隔排布,所述横向支撑架(111)包括沿横向间隔布设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庄志强陈杰冬陈文璟陈志明邓剑锋罗英蒋学爽陈志龙何大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