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尿激酶原及其变体在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尿激酶原及其变体在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人尿激酶原(如无说明,本文中所用名词“尿激酶原”特指“人尿激酶原”)系由41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附图1)。尿激酶原的蛋白结构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类似结构域、环状结构域和蛋白水解酶结构域,其中蛋白酶水解结构域负责激活纤溶酶原,发挥溶栓作用。尿激酶原存在一种LMW-prouk变体形式(低分子量尿激酶原),仅包含尿激酶原3个蛋白结构中单一的蛋白水解酶结构域,即氨基酸序列第135位以后的结构区域。M5则是一种尿激酶原的变体,它是将尿激酶原氨基酸序列中第300位赖氨酸突变为组氨酸而得到的。
[0003]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临床表现为多种表型,从无症状到深入、快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死亡。COVID-19的MODS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凝血相关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尿激酶原及其变体在预防和/或治疗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预防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中,给予的尿激酶原为:静脉点滴:1-5miu/hr,每天24小时连续给药或者每点滴6-7小时休息1-2小时,连续给药1-7天;或者:静脉点滴:1-5miu/hr,每天24小时连续给药或者每点滴6-7小时休息1-2小时,连续给药1-7天,合并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或其它抗凝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治疗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给予的尿激酶原为:静脉点滴:5-8miu/hr,至血栓消失;或者:静脉点滴:5-8miu/hr,外加TNK-tPA静脉推注,每1-3小时一次,每次1-25mg,至血栓消失;或者:静脉点滴:5-8miu/hr,外加TNK-tPA静脉导管血栓部位给药,每1-3小时一次,每次1-25mg,至血栓消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预防与治疗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中,尿激酶原变体剂量与给药方法如下:1)用于预防病毒引起的凝血疾病,尿激酶原变体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