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99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孔。该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可以对外壳体内部的报警装置本体提供第二次缓冲,从而达到了双重减震的效果,提高了对报警装置本体的减震效果,避免报警装置本体发生损坏,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从外壳体的两侧进入,提高了对报警装置本体的防尘效果,避免灰尘影响报警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置本体的正常运行。置本体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也在进行智能化,智能驾驶本质上涉及注意力吸引和注意力分散的认知工程学,主要包括网络导航、自主驾驶和人工干预三个环节。智能驾驶的前提条件是,我们选用的车辆满足行车的动力学要求,车上的传感器能获得相关视听觉信号和信息,并通过认知计算控制相应的随动系统,智能驾驶通常需要安装报警装置用于发生警报,报警装置是指表示发生故障、事故或危险情况的信息显示装置,按使用的代码特点和接收信息的感觉通道的性质,可分为视觉报警器、听觉报警器、触觉报警器和嗅觉报警器等,报警信号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或在性状上具有明显的特异性。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
[0004](1)、在报警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报警装置中含有较多电器元件的原因,当受到较大的震动时,易导致报警装置中的电器元件损坏或产生松动,从而导致报警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但是现有的报警装置减震效果较差,无法对报警装置进行有效的缓冲,易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0005](2)、在报警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灰尘进入的原因,易导致灰尘侵入到报警装置的内部,但是现有的报警装置防尘效果较差,不仅影响报警装置内部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报警装置的正常散热。
[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存在减震效果较差和防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
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靠近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
[0012]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外壳体的内部靠近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纱网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所述报警装置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窗,所述防护罩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过滤网板,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纱网板,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顶端通过固定螺钉可拆卸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贯穿安装底座的顶部并与活动块的顶部相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为阻尼弹簧。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与滑槽相贯通,所述活动块的外壁与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为阻尼弹簧。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网板结构,所述内壳体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可拆卸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靠近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所述散热风扇的另一侧靠近散热窗的一侧设置,所述防护罩的一侧与外界相贯通。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
[0021](1)、在安装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与固定板,第一减震弹簧可以在汽车产生震动时对外壳体内部的报警装置本体提供缓冲,再通过连接柱、安装槽、第二减震弹簧、活动块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以对外壳体内部的报警装置本体提供第二次缓冲,从而达到了双重减震的效果,提高了对报警装置本体的减震效果,避免报警装置本体发生损坏。
[0022](2)、通过安装板与第一纱网板之间的配合设置,从报警装置本体的底部进行防尘,避免外界的灰尘从外壳体的底部进入,再通过过滤网板与第二纱网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可以从报警装置本体的两侧进行防尘,从而可以避免外界的灰尘从外壳体的两侧进入,提高了对报警装置本体的防尘效果,避免灰尘影响报警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的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的安装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的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的外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的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安装底座;2、连接柱;3、第一减震弹簧;4、固定板;5、外壳体;6、防护罩;7、第一散热孔;8、安装槽;9、第二减震弹簧;10、活动块;11、滑块;12、滑槽;13、安装板;14、第一纱网板;15、报警装置本体;16、内壳体;17、散热片;18、散热风扇;19、散热窗;20、过滤网板;21、第二纱网板;22、第二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柱2,安装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3,第一减震弹簧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驾驶的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3),所述第一减震弹簧(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6),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孔(7),所述安装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底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9),所述第二减震弹簧(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1),所述安装底座(1)的内部靠近安装槽(8)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外壳体(5)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所述外壳体(5)的内部靠近安装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纱网板(14),所述安装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15),所述报警装置本体(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壳体(16),所述内壳体(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17),所述外壳体(5)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8),所述外壳体(5)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窗(19),所述防护罩(6)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过滤网板(20),所述防护罩(6)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纱网板(21),所述外壳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安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