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熔杯本体的内部设有导液通道,导液通道的表面设有氮化处理层,导液通道的一端连通进料口,进料口上套设有环形套,导液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熔杯本体表面并连通出料口,出料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内部设有卡接块,通过卡接块与螺纹杆固定组装出料口与浇口套,浇口套的外侧壁设有耐磨嵌圈。本案的出料口一侧设有浇口套与耐磨嵌圈的复合结构,通过耐磨复合结构可提高出料口的耐磨损和冲蚀能力;而且,其内部的导液通道经过氮化处理,提高了熔杯内部的耐磨和耐疲劳性能。了熔杯内部的耐磨和耐疲劳性能。了熔杯内部的耐磨和耐疲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
[0001]本技术涉及对金属液凝固成形浇口浇注的部件,尤其是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属于熔杯加工
技术介绍
[0002]熔杯又叫压射室、料筒、料缸、料杯等,广泛应用于铝镁合金铸造领域,在熔杯本体远端浇口浇注铝镁合金时,压射头将熔融状态的铝合金液推入压铸模型内,使铝合金液凝固成形为设计的零件。熔杯是消耗量较大的耗材之一,为了对熔杯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采用渗氮处理熔杯的表层,用以提高其耐磨性与耐疲劳性;但是,单纯的氮化处理后的熔杯,使用效果并没有明显的进步。
[0003]除此之外,在利用熔杯进行金属液浇口浇注过程中,现有熔杯的整体耐用性能较差,尤其是进料口的位置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其内壁表面更容易被磨损和冲蚀,使得熔杯的使用寿命较低、成本消耗也大。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熔杯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熔杯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用以提高熔杯的整体耐磨、耐疲劳性能。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包括圆柱状的熔杯本体,其特点是:在熔杯本体的内部设有导液通道,导液通道的表面上设有氮化处理层,导液通道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套设有环形套,所述导液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熔杯本体表面并连通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浇口套,浇口套内部设有卡接块,通过卡接块和螺纹杆固定组装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浇口套,所述浇口套的外侧壁设有耐磨嵌圈,该耐磨嵌圈通过紧固螺栓与浇口套紧固连接。
[0006]进一步地,上述的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其中:所述浇口套远离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四周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以浇口套为中心对称设置。
[0007]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其中:所述耐磨嵌圈与所述浇口套设置的凸缘处配合安装,二者的配合处通过紧固螺栓与凸缘上的安装孔螺纹固定。
[0008]进一步地,上述的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其中:所述浇口套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螺纹孔,两孔以浇口套的水平轴线为对称轴线相互对称。
[0009]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其中:所述螺纹杆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开设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且螺纹杆与浇口套上所对应的螺纹孔一一对应,呈螺纹连接。
[0010]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其中:在所述进料口上端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套紧密套接。
[0011]如此,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当使用本技术时,通过进料口向熔杯本体的
内部注进金属液体,所述金属液体流经导液通道,并经由出料口一端即可通过浇口套进行浇注作业,可配合压射头进行压铸成型使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之后,设置的出料口一侧依次套接有浇口套与耐磨嵌圈的复合结构,通过耐磨保护结构可提高出料口的耐磨损和冲蚀能力;而且,其内部的导液通道经过氮化处理,提高了熔杯整体的耐磨和耐疲劳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图1的右视图;
[0015]图3为本图1的左视图。
[0016]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
‑
熔杯本体,2
‑
氮化处理层,3
‑
导液通道,4
‑
出料口,5
‑
进料口,6
‑
环形套,7
‑
浇口套,8
‑
卡接块,9
‑
螺纹杆,10
‑
耐磨嵌圈,11
‑
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其中涉及到的导液通道3、环形套6、卡接块8、螺纹杆9等部件,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认知的常用者,本案对其并无特殊要求。
[0018]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包括圆柱状的熔杯本体1,圆柱状的熔杯本体1的内部设有导液通道3,导液通道3的表面上设有一层氮化处理层2,通过氮化处理层2可提高熔杯本体1的耐磨性,导液通道3一端的上部连通有进料口5,进料口5上套设有环形套6,导液通道3的另一端延伸至熔杯本体1表面连通有出料口4,出料口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浇口套7,浇口套7内部设有卡接块8,通过卡接块8与螺纹杆9固定组装出料口4、浇口套7,浇口套7的外侧壁设有耐磨嵌圈10,耐磨嵌圈10通过紧固螺栓11与浇口套7紧固连接。
[0019]优选地,以上结构当中:浇口套7远离出料口4的一端设置有凸缘,凸缘四周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以浇口套7为中心对称设置,耐磨嵌圈10与浇口套7设置的凸缘处配合安装,二者的配合处通过紧固螺栓11与凸缘上的安装孔螺纹固定,浇口套7凸缘上的安装孔与耐磨嵌圈10通过紧固螺栓11连接,有助于紧固安装耐磨嵌圈10与浇口套7结构,通过耐磨嵌圈10可提高浇口套7的耐磨性、耐疲劳性,从而延长熔杯本体1的使用寿命。
[0020]优选地,以上结构当中:浇口套7靠近出料口4的一端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螺纹孔,且螺纹孔以浇口套7的水平轴线为对称轴线相互对称,螺纹杆9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纹杆9开设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螺纹杆9与浇口套7上所对应的螺纹孔一一对应,呈螺纹连接。这样,通过螺纹杆9与螺纹孔连接的稳定结构,进一步将浇口套7固定于出料口4上,有助于出料口4的稳定浇注。
[0021]更具体地,在进料口5上端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套6紧密套接,通过进料口5设有的与环形套6适配的环形凹槽,提高了进料口5与环形套6的稳定连接,环形套6也可以保护进料口5端不轻易受到金属液腐蚀。
[0022]本技术技术方案当中,设置的浇口套7与耐磨嵌圈10的复合结构、经过氮化处理的导液通道,这两方面均是本案的是技术关键,图1当中展示的是经过氮化处理的导液通
道的结构涉及的相关部件,图1和图2当中还展示了浇口套7与耐磨嵌圈10的复合结构涉及的相关部件;对于进料口5和环形套6的组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进行常规设置即可,本案对它们的型号选择及组合使用等方面并无特殊要求。当然,熔杯还须配合压射机构、排气机构、加热机构及压铸机构等共同作用,因其与本案专利技术点关系不大,故一并略过。
[0023]如此,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当使用本技术时,通过进料口5向熔杯本体1的内部注进金属液体,所述金属液体流经导液通道3,并经由出料口4一端即可通过浇口套7进行浇注作业,可配合压射头进行压铸成型使用。
[0024]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之后,设置的出料口一侧依次套接有浇口套与耐磨嵌圈的复合结构,通过耐磨保护结构可提高出料口的耐磨损和冲蚀能力,有效减少熔杯结构的更换次数,降低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包括圆柱状的熔杯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熔杯本体(1)的内部设有导液通道(3),导液通道(3)的表面设有氮化处理层(2),所述导液通道(3)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5),进料口(5)上套设有环形套(6),所述导液通道(3)的另一端延伸至熔杯本体(1)表面并连通有出料口(4),出料口(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浇口套(7);所述浇口套(7)内部设有卡接块(8),通过卡接块(8)和螺纹杆(9)固定组装所述出料口(4)与所述浇口套(7),所述浇口套(7)的外侧壁设有耐磨嵌圈(10),该耐磨嵌圈(10)通过紧固螺栓(11)与浇口套(7)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整体式氮化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套(7)远离出料口(4)的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四周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以浇口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季皓,吴逸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壹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