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通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95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通风器,包括通风器主体,通风器主体包括支架、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依次由上向下设置于支架上,第一挡雨层包括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块上层挡雨板,相邻的两块上层挡雨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第二挡雨层包括对应第一间隙设置的,且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块中层挡雨板,相邻的两块中层挡雨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错开设置;排水层包括对应第二间隙设置,且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个泄水槽,相邻的两个所述泄水槽之间设有第三间隙,n为正整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叙述的薄型通风器具有不阻挡出风面积,挡雨、防水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通风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器领域,特别涉及屋顶用的一种薄型通风器。

技术介绍

[0002]通风器增强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流通的一种装置,近些年来薄型通风器设计应用呈良好势头,冶金、造船、电力等行业先后设计采用薄型通风器。现有的薄型通风器一般具有挡水板用于阻挡雨水进入,但目前一部分的挡水板只能怪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小雨的进入,但是在雨水大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就可能会出现雨水从侧面进入的现象;另一部分的挡水板为了提升防水效果则会扩大挡水板的面积,但此时就会影响到通风效果。因此如何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提升挡雨的效果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薄型通风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薄型通风器,包括通风器主体,通风器主体包括支架、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依次由上向下设置于支架上,
[0005]所述第一挡雨层包括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块上层挡雨板,相邻的两块上层挡雨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0006]所述第二挡雨层包括对应第一间隙设置的,且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块中层挡雨板,相邻的两块中层挡雨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错开设置,
[0007]所述排水层包括对应第二间隙设置,且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个泄水槽,所述泄水槽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相邻的两个泄水槽之间设有第三间隙,n为正整数。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挡雨板与上层挡雨板之间、中层挡雨板与中层挡雨板之间、泄水槽与泄水槽之间均平行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层挡雨板包括中层挡雨板主体,所述中层挡雨板主体的中间凸起,所述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通风器主体关于中心线对称分布,通风器上中心线处的高度大于中心线两侧的高度。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双层支撑架和多块对应上层挡雨板和泄水槽设置的支撑板,双层支撑架分别与第一挡雨层和第二挡雨层连接,支撑板穿过第二间隙,支撑板的顶部与上层挡雨板的底面连接,支撑板的底部与泄水槽的槽壁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雨层和所述第二挡雨层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架上方,上层挡雨板与对应的支撑架之间、中层挡雨板与对应的支撑架之间均采用不打钉固定。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挡雨板的两侧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凸起,所述中层挡雨板的两侧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凸起,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支撑管,所述上层挡雨板与支撑管之间、所述中层挡雨板与支撑管之间均通过搭接件连接,所述搭接件上设有两个开
口向下的凹槽,搭接件上的一个凹槽用于卡接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上,另一个凹槽用于卡接支撑管上。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中相邻的两根支撑管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800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水槽的下方设有与电动系统连接的平移机构,所述泄水槽的下方对应第三间隙设置阀板,所述阀板与平移机构连接,所述阀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间隙的宽度,小于泄水槽的宽度。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薄型通风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外护板,通风器主体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外护板连接,通风器主体两端的上层挡雨板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外护板连接,外护板上设有辅助板件,辅助板件覆盖在对应的上层挡雨板一端的第一凸起上。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器主体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泛水板,泛水板的顶部与泄水槽的外侧壁连接。
[0017]本技术所述的薄型通风器的优点为:结构稳定,在需要通风时不阻挡出风面积,挡雨、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薄型通风器长度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

a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薄型通风器的宽度方向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挡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层挡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上层挡雨板,101

第一主体,102

第一凸起,2

中层挡雨板,201

第二主体,202

第二凸起,3

阀板,4

泄水槽,5

泛水板,6

支撑架,7

支撑板,8

外护板,801

辅助板件,9

电动系统,10

底座,11

搭接件,12

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假设薄型通风器长度方向为从左至右的方向。
[0025]本技术提出一种薄型通风器,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内容,包括通风器主体,通风器主体包括支架、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依次由上向下设置于支架上,
[0026]第一挡雨层包括沿薄型通风器长度方向平行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块上层挡雨板1,相邻的两块上层挡雨板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上层挡雨板1挡住的雨水会通过第一间隙向下排放,
[0027]第二挡雨层包括对应第一间隙设置的,且沿薄型通风器长度方向平行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块中层挡雨板2,中层挡雨板2的数量与第一间隙的数量相等,通过第一间隙向下排放的雨水、通过第一间隙直接下落的雨水以及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间隙飘散下来的雨水会受到中层挡雨板2的阻挡,相邻的两块中层挡雨板2之间设有第二间隙,被中层挡雨板2阻挡的雨水,以及飘散的雨丝会通过第二间隙向下排放,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错开设置,避免有上下直通的间隙,避免雨水在风力或撞击力(雨水打击到上层挡雨板1或中层挡雨板2产
生的力)的作用下飘散,进一步保证挡雨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设置也能够有效的保证通风的效果,
[0028]排水层包括对应第二间隙设置,且沿薄型通风器长度方向平行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个泄水槽4,每个第二间隙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泄水槽4,泄水槽4的宽度(即在左

右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即在左

右方向的长度),保证通过第二间隙向下排放的雨水进入泄水槽4中,通过泄水槽4排出,相邻的两个泄水槽4之间设有第三间隙,通过第三间隙、第二间隙以及第一间隙保证通风效果,
[0029]n为正整数。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层挡雨板2包括中层挡雨板主体201和设置与中层挡雨板主体201左右两端的第二凸起202,中层挡雨板主体201的中间凸起,比如挡雨板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器主体,通风器主体包括支架、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依次由上向下设置于支架上,所述第一挡雨层包括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块上层挡雨板(1),相邻的两块上层挡雨板(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挡雨层包括对应第一间隙设置的,且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块中层挡雨板(2),相邻的两块中层挡雨板(2)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错开设置,所述排水层包括对应第二间隙设置,且铺设于同一平面的n+1个泄水槽(4),所述泄水槽(4)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宽度,相邻的两个所述泄水槽(4)之间设有第三间隙,n为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通风器,其特征在于,上层挡雨板(1)与上层挡雨板(1)之间、中层挡雨板(2)与中层挡雨板(2)之间、泄水槽(4)与泄水槽(4)之间均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通风器,其特征在于,中层挡雨板(2)包括中层挡雨板主体(201),所述中层挡雨板主体(201)的中间凸起,所述第一挡雨层、第二挡雨层以及排水层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通风器主体关于中心线(12)对称分布,通风器上中心线(12)处的高度大于中心线两侧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双层支撑架(6)和多块对应上层挡雨板(1)和泄水槽(4)设置的支撑板(7),双层支撑架(6)分别与第一挡雨层和第二挡雨层连接,支撑板(7)穿过第二间隙,支撑板(7)的顶部与上层挡雨板(1)的底面连接,支撑板(7)的底部与泄水槽(4)的槽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雨层和所述第二挡雨层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架(6)上方,上层挡雨板(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锋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