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91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所述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包括风道和若干蓄热区,所述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各所述蓄热区依次相邻设置,所述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气流调节装置并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气流调节装置用于调整进入所述蓄热区的气流量及分布,所述蓄热区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风速传感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蓄热
,尤其涉及一种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

技术介绍

[0002]固体蓄热电锅炉在夜间谷电时段利用电加热的方式将固体蓄热材料加热,从而将热能存储在固体蓄热材料中,并利用具有耐高温、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对炉体进行保温。在需要释热使用时,通过风循环系统,将炉体内的热量带出,并在气水换热器中与水循环系统进行换热以加热循环水。
[0003]目前,传统的固体蓄热电锅炉存在蓄热体区域的配风不均,从而使得电锅炉内各区域放热和温度较为不均衡,影响电锅炉的有效蓄热容量和热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包括风道和若干蓄热区,所述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各所述蓄热区依次相邻设置,所述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气流调节装置并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气流调节装置用于调整进入所述蓄热区的气流量及其分布,所述蓄热区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气流调节装置是配风格栅。
[0006]进一步地,所述配风格栅具有对称设置的若干叶片。
[0007]进一步地,所述配风格栅在任一开度状态下,所述若干叶片始终保持对称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以及所述气流调节装置的驱动部。
[0009]进一步地,各所述蓄热区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体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区的体积由其所处的位置限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区的数量为3~7个。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被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还包括气/水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被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5]1、通过将蓄热区分区设置,降低了对于蓄热区气流量和分布调节的难度;
[0016]2、通过在循环风机出口分区配风,根据实时监测各区域风速(风量),对各区域配风格栅开度进行自动调节,达到各分区配风相对均匀的效果,保证各分区的温度、加热量和放热量的均匀性,提高电锅炉内空间利用的有效率。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3是图1中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内部结构的左视图;
[0021]图4是图1中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可采用的一种配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中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保温壳体,
ꢀꢀꢀꢀꢀꢀꢀꢀꢀꢀꢀꢀꢀꢀꢀꢀꢀꢀꢀ
20—蓄热砖,
[0025]30—循环风机,
ꢀꢀꢀꢀꢀꢀꢀꢀꢀꢀꢀꢀꢀꢀꢀꢀꢀꢀꢀ
40—气/水换热器,
[0026]50—风道,
ꢀꢀꢀꢀꢀꢀꢀꢀꢀꢀꢀꢀꢀꢀꢀꢀꢀꢀꢀꢀꢀꢀꢀ
51—进风口,
[0027]52—出风口,
ꢀꢀꢀꢀꢀꢀꢀꢀꢀꢀꢀꢀꢀꢀꢀꢀꢀꢀꢀꢀꢀ
60—隔断,
[0028]61、62、63、64、65—蓄热分区,
ꢀꢀꢀ
71—低温风区,
[0029]72—高温风区,
ꢀꢀꢀꢀꢀꢀꢀꢀꢀꢀꢀꢀꢀꢀꢀꢀꢀꢀꢀ
80—配风格栅,
[0030]81、82—叶片组,
ꢀꢀꢀꢀꢀꢀꢀꢀꢀꢀꢀꢀꢀꢀꢀꢀꢀ
83、84—连接杆,
[0031]85—驱动轴,
ꢀꢀꢀꢀꢀꢀꢀꢀꢀꢀꢀꢀꢀꢀꢀꢀꢀꢀꢀꢀꢀ
90—风速传感器,
[0032]100—控制器,
ꢀꢀꢀꢀꢀꢀꢀꢀꢀꢀꢀꢀꢀꢀꢀꢀꢀꢀꢀꢀ
110—进水管,
[0033]12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中包括保温壳体10,保温壳体10内设置有风道50和蓄热区。
[0037]风道50内设置有循环风机30和气/水换热器40,气/水换热器40连接进水管110和出水管120,进水管110和出水管120延伸至保温壳体10外部,作为外部供热接口。
[0038]蓄热区设置在风道50上方,本实施例中,蓄热区通过隔断60被分隔为五个分区,依次分别是蓄热分区61、蓄热分区62、蓄热分区63、蓄热分区64和蓄热分区65。如图3所示,蓄热分区63位于最中间位置,蓄热分区63相邻的两边分别是蓄热分区62和蓄热分区64,蓄热分区61和蓄热分区65则位于最边缘的位置,五个蓄热分区的体积相同。在蓄热分区61、蓄热分区61、蓄热分区62、蓄热分区63、蓄热分区64和蓄热分区65内分别设置有蓄热砖20,并且在蓄热砖20的两侧分别限定了低温风区71和高温风区7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隔断60仅被设置于低温风区71和高温风区72中,而蓄热区中蓄热砖20所处区域并未额外设置隔断或者
采用与隔断60不同的分隔材料或者采用空间上的间隙,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始终可以通过隔断60来将蓄热区划分为不同的蓄热分区。
[0039]蓄热分区61、蓄热分区62、蓄热分区63、蓄热分区64和蓄热分区65的一端,即其高温风区72所处的一端,分别与风道50相连通,该连通口即风道50的进风口51。在相对于风道50的进风口5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52,循环风机50的风口也设置于该位置。
[0040]蓄热分区61、蓄热分区62、蓄热分区63、蓄热分区64和蓄热分区65的另一端,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和若干蓄热区,所述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各所述蓄热区依次相邻设置,所述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气流调节装置并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气流调节装置用于调整进入所述蓄热区的气流量及其分布,所述蓄热区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风速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调节装置是配风格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格栅具有对称设置的若干叶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匀配风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格栅在任一开度状态下,所述若干叶片始终保持对称设置。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燕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