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包括套管整体、输送气管和弹性缠绕条,套管整体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输送气管,输送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输送气管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逆止阀,输送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折叠伸缩管,输送气管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充气球囊,充气球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输送气管能够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套管整体对患者治疗完成的时候,医务人员就可通过利用输送气管快速的将设置在顶端的充气球囊收纳在套管整体的顶端预留空腔内,从而使得排气完成的充气球囊在医务人员收纳套管整体时不会因为充气球囊没有收纳好的原因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囊没有收纳好的原因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囊没有收纳好的原因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
[0001]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
技术介绍
[0002]食管、 胃静脉曲张[1]破裂出血是威胁人们健康的急危重症,在我国尤其突出,既往报道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48%~62%(平均50%),如一般内科止血治疗后不进行预防治疗,第2年的复发出血率高达70%.近年开展的内镜下介入治疗使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延长了此类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全国16个地区19家医院回顾调查了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1079例,总止血成功率为89.8%,死亡率为10.1%,说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止血以内科治疗为主.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套扎治疗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等, 上述三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能根据病情将其有机结合,将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0003]现有的可视球囊套管中的球囊在使用完成后不能快速的对其进行收纳,从而使得球囊在排气后呈瘪状,而现有的可视球囊套管不能够对排气完成的球囊很好的进行收纳,从而使得排气后的球囊在医务人员从患者体内取出可视球囊套管时会给医务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现有的可视球囊套管在使用完成后不方便进行卷绕收纳,从而导致使用完成的可视球囊套管不方便进行存放收纳。
[0004]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遮阳装置无法根据当前季节而进行折叠收纳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不方便进行移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包括套管整体、输送气管和弹性缠绕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整体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输送气管,所述输送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输送气管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逆止阀,所述输送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折叠伸缩管,所述输送气管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套管整体的内部铺设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外围嵌套连接有限位线夹,所述套管整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内部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把手的右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把手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右侧贯穿连接有连接销,所述固定块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弹性缠绕条,所述弹性缠绕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粘毛层,所述弹性缠绕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刺层,所述套管整体的顶部嵌入连接有灯罩。
[0007]优选的,所述灯罩的内部嵌入连接有LED灯头,所述LED灯头设置有两组,都设置在套管整体的顶部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设置成圆柱形,设置在输送气管的底端位置,所述输送气管的顶部位置与套管整体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充气球囊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输送气管的内部顶部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销呈工字形,所述弹性缠绕条是通过左端贯穿设置的连接销与固定块进行连接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输送气管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套管整体对患者治疗完成时,医务人员可通过利用输送气管快速的将顶端设置的充气球囊进行收纳,从而使得排气完成的充气球囊在医务人员收纳套管整体时不会因为充气球囊没有收纳好的原因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12]2.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缠绕固定机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完套管整体时能够更加轻松方便的将缠绕卷拢收纳后的套管整体利用弹性缠绕条进行缠绕限位,从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将缠绕定型后的套管整体进行收纳存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套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气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缠绕条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1、套管整体;2、输送气管;201、固定柱;202、逆止阀;203、折叠伸缩管;204、充气球囊;205、牵引绳;3、连接导线;4、限位线夹;5、把手;6、蓄电池;7、控制开关;8、弹性缠绕条;801、粘毛层;802、毛刺层;9、固定块;10、连接销;11、灯罩;12、LED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包括套管整体1、输送气管2和弹性缠绕条8,套管整体1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输送气管2,输送气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1,输送气管2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逆止阀202,输送气管2的顶部设置有折叠伸缩管203,输送气管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充气球囊204,充气球囊2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05,套管整体1的内部铺设有连接导线3,连接导线3的外围嵌套连接有限位线夹4,套管整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把手5的内部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把手5的右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控制开关7,把手5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顶部右侧贯穿连接有连接销10,固定块9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弹性缠绕条8,弹性缠绕条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粘毛层801,弹性缠绕条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刺层802,套管整体1的顶部嵌入连接有灯罩11。
[0020]优选的,灯罩11的内部嵌入连接有LED灯头12,LED灯头12设置有两组,都设置在套管整体1的顶部位置,在医务人员使用套管整体1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打开控制开关7,使得蓄电池6通过控制开关7和连接导线3对灯罩11内部的LED灯头12进行供电,从而使得LED灯头12得电对患者的患处进行补光,进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0021]优选的,输送气管2由固定柱201、逆止阀202、折叠伸缩管203、充气球囊204和牵引绳205共同组合而成,而固定柱201设置成圆柱形,设置在输送气管2的底端位置,且输送气管2的顶部位置与套管整体1固定连接,及牵引绳205的一端与充气球囊204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输送气管2的内部顶部位置,在医务人员使用套管整体1以及充气球囊204对患者治疗完成时,医务人员可通过利用工具贯穿逆止阀202,使得充气球囊204内的气体外排,当充气球囊204内的气体外排后,医务人员就可通过手动拿住固定柱201往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视球囊套管,包括套管整体(1)、输送气管(2)和弹性缠绕条(8),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整体(1)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输送气管(2),所述输送气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1),所述输送气管(2)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逆止阀(202),所述输送气管(2)的顶部设置有折叠伸缩管(203),所述输送气管(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充气球囊(204),所述充气球囊(2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05),所述套管整体(1)的内部铺设有连接导线(3),所述连接导线(3)的外围嵌套连接有限位线夹(4),所述套管整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内部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所述把手(5)的右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控制开关(7),所述把手(5)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右侧贯穿连接有连接销(10),所述固定块(9)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弹性缠绕条(8),所述弹性缠绕条(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粘毛层(801),所述弹性缠绕条(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刺层(802)。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蕾,
申请(专利权)人:雷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