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开关及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73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开关及按摩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手感反馈且防误触效果更好的拨动开关,以及具有上述拨动开关的颈部按摩仪。该拨动开关通过在开关底座上设置与摇杆的拨动端相对应的第一类开关按键以及与拨动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类开关按键,可通过摇杆驱使其拨动端触发第一类开关按键,并可通过摇杆驱使能够与其联动的拨动结构触发第二类开关按键,以实现开关控制操作;由于是通过摇杆直接或间接触发开关按键,因此使用时存在一定的按键下压及开关按键微动回弹等手感反馈,利于被使用者感知操作是否完成,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摇杆离开初始位置,只能触发一个开关按键,不会误触多个按键,可有效提高该拨动开关的防误触效果。的防误触效果。的防误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拨动开关及颈部按摩仪


[0001]本技术属于开关及按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拨动开关及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颈部按摩仪是用于佩戴到人体颈部,对颈部进行按摩的设备。颈部按摩仪通常需要实现开启、关闭、按摩模式选择、按摩力度调节等功能,传统颈部按摩仪的控制开关主要设计为多个独立按键,由于需佩戴在颈部位置使用,可视角度欠佳,用户在使用时不能直接看到按键上的标识,需要记忆按键位置,并凭借触感识别按键功能,非常不方便;且记忆和触感存在错误时,往往会造成误操作;特别是将颈部按摩仪左右换向佩戴时,易混淆按键功能,造成误操作。
[0003]为了减少按键数量,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并降低误操作几率,目前通常在颈部按摩仪上设置拨动开关进行操作控制。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269100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构造成适合人体颈部佩戴的形状,所述佩戴支架设有避让孔;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佩戴支架内;摇杆,所述摇杆相对所述电路板可摆动,所述摇杆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伸出所述佩戴支架,所述摇杆具有初始位置,所述摇杆摇摆偏离所述初始位置到达预定位置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信号;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摇杆相连,所述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摇杆摇摆至偏离所述初始位置时提供复位力。
[0004]虽然上述颈部按摩仪通过能够自动复位的摇杆进行控制操作,具有操作方便、误操作几率低等优点;但是其对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操作仅是根据摇杆摇摆偏离所述初始位置到达预定位置向电路板反馈相应的信号实现,实际使用时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触操作,且缺乏与按键操作类似的手感反馈,因此用户使用摇杆控制颈部按摩仪切换不同功能时,难以根据对摇杆的控制判断本次操作是否完成,使用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手感反馈且防误触效果更好的拨动开关。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拨动开关,包括开关底座、开关侧板、摇杆和复位件;还包括拨动结构;
[0007]所述开关侧板设置在开关底座上,所述摇杆活动安装在开关侧板上,所述拨动结构设置在开关侧板的一侧并能够与摇杆联动;所述摇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拨动端,所述开关底座上设置有与摇杆的拨动端相对应的第一类开关按键,所述开关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拨动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类开关按键;
[0008]所述摇杆具有初始位置,所述摇杆能够离开初始位置,驱使摇杆的拨动端触发第一类开关按键,或是驱使拨动结构触发与之相对应的第二类开关按键;
[0009]所述复位件与摇杆相连,其能够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摇杆上时,驱使离开初始位置
的摇杆复位至初始位置。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关侧板为两个,两个开关侧板间隔设置在开关底座上;所述摇杆和拨动结构均处于两个开关侧板之间。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关侧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摇杆上设有伸入限位孔中的限位杆。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杆的下部设有上定位柱,所述限位孔内设有处于上定位柱下侧的下定位柱;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孔中,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关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摇杆导向结构,所述摇杆导向结构包括用于摇杆摆动时对其导向的弧形导槽以及用于摇杆轴向运动时对其导向的竖向导槽,所述竖向导槽的上端与弧形导槽连通;所述摇杆上设有伸入摇杆导向结构中的导向部。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拨动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摇杆侧部的拨动部,所述第二类开关按键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拨动部对应设置。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拨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拨动压块,所述拨动压块通过连接轴与开关侧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摇杆的侧部设有拨块导向结构,所述拨动压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为拨块端和压键端,所述拨动压块的拨块端与摇杆上的拨块导向结构相贴;所述第二类开关按键的数量与拨动压块的数量相等,并与拨动压块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类开关按键处于其所对应拨动压块的压键端的下侧。
[0016]进一步的是,所述摇杆上的拨块导向结构为凸弧面。
[0017]进一步的是,所述拨动压块的下侧面上设有限位凹弧槽,所述限位凹弧槽处于拨块端与连接轴之间;所述开关侧板上设有挡拨块部,所述挡拨块部处于限位凹弧槽中。
[00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佩戴支架、设置在佩戴支架内的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为上述的拨动开关;所述佩戴支架上设有避让孔,所述拨动开关的摇杆的自由端穿过避让孔并伸出佩戴支架。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拨动开关通过在开关底座上设置与摇杆的拨动端相对应的第一类开关按键以及与拨动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类开关按键,可通过活动安装的摇杆驱使其拨动端触发第一类开关按键,并可通过摇杆驱使能够与其联动的拨动结构触发第二类开关按键,以实现开关控制操作;由于是通过摇杆直接或间接触发开关按键,因此使用时存在一定的按键下压及开关按键微动回弹等手感反馈,利于被使用者感知操作是否完成,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摇杆离开初始位置,只能触发一个开关按键,不会误触多个按键,可有效提高该拨动开关的防误触效果;另外,通过拨动摇杆触发开关按键,控制操作是非连续性,可避免因连续触发造成电流突增,利于减少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中拨动开关一种实施方式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实施方式未安装一侧开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拨动开关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实施方式的三维爆炸图;
[0024]图5是图3实施方式未安装一侧开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中颈部按摩仪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为:控制开关100、开关底座110、第一类开关按键111、第二类开关按键112、开关侧板120、限位孔121、弧形导槽122、竖向导槽123、挡拨块部124、摇杆130、限位杆131、导向部132、拨动部133、凸弧面134、弹簧140、拨动压块150、连接轴151、拨块端152、压键端153、限位凹弧槽154、佩戴支架200、电路板210、避让孔2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拨动开关,包括开关底座(110)、开关侧板(120)、摇杆(130)和复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动结构;所述开关侧板(120)设置在开关底座(110)上,所述摇杆(130)活动安装在开关侧板(120)上,所述拨动结构设置在开关侧板(120)的一侧并能够与摇杆(130)联动;所述摇杆(130)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自由端和拨动端,所述开关底座(110)上设置有与摇杆(130)的拨动端相对应的第一类开关按键(111),所述开关底座(110)上还设置有与拨动结构相对应的第二类开关按键(112);所述摇杆(130)具有初始位置,所述摇杆(130)能够离开初始位置,驱使摇杆(130)的拨动端触发第一类开关按键(111),或是驱使拨动结构触发与之相对应的第二类开关按键(112);所述复位件与摇杆(130)相连,其能够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摇杆(130)上时,驱使离开初始位置的摇杆(130)复位至初始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侧板(120)为两个,两个开关侧板(120)间隔设置在开关底座(110)上;所述摇杆(130)和拨动结构均处于两个开关侧板(120)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侧板(120)上设有限位孔(121),所述摇杆(130)上设有伸入限位孔(121)中的限位杆(13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1)的下部设有上定位柱,所述限位孔(121)内设有处于上定位柱下侧的下定位柱;所述复位件为弹簧(140),所述弹簧(140)设置在限位孔(121)中,且弹簧(140)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在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侧板(120)的内侧面上设有摇杆导向结构,所述摇杆导向结构包括用于摇杆(130)摆动时对其导向的弧形导槽(122)以及用于摇杆(130)轴向运动时对其导向的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王光鑫赵骏霖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