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7648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包括制氮机、第一输氮管、空压机、第一供气管和混和气控制系统,制氮机通过第一输氮管与混和气控制系统相连,空压机通过第一供气管与混和气控制系统相连,混和气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混和气管与气刀相连,混和气控制系统用于调控氮气和空气的混和情况,混和气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气动控制器、第一压力调节阀、第二气动控制器、第二压力调节阀和汇集管,第一压力调节阀设于第一输氮管上,第二压力调节阀设于第一供气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退火炉用氮气的情况下,能充分利用氮气站产生的富余氮气(改前全部排放),节约了成本,可利用氮气量:12000000m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带钢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TKASCQ镀锌线具有镀锌和镀铝两种产品,带钢表面多余的锌/铝液需要气刀吹落,而气刀一般使用两种介质:(1)空气:风机直接产生常压空气,通过气刀给带钢表面吹扫,生产表面质量要求较低的7级板,风机功率400KW,但表面质量较差,客户的投诉率较高;(2)纯氮:通过氮气站制氮机提供纯氮,通过气刀,吹扫带钢,生产3级板(O5板)等高表面质量要求,生产3~7级板之间的产品,往往为满足用户需求,高代低用,投用纯氮生产,但投入的成本较高。
[0003]氮氢站制氮机(给镀锌气刀供气)基本负荷为3400m3/h氮气左右,除保证退火炉(平均1600m3/h)使用外,平均约1700m3/h及以上富余氮气被排放到空气中,浪费了。如果气刀全部投入纯氮,通常在2700m3/h及以上,退火炉一旦提高用量,故长时间投入液氮,其消耗成本较高。同时,空压站给机组供压缩空气大约需要1400

1600m3/h,单台空压机额定流量为2000m3/h,共有3台,如果启动1台空压机,满足机组需要。
[0004]至此,经初步核算,制氮机富余氮气(约1700m3/h及以上),加上启动2台空压机,将两种气体混和在一起,既满足了退火炉和机组用气外,还可满足气刀气体用量,但存在几个难点和风险:
[0005](1)、如何在满足退火炉和机组前提下,将两者混和在一起;
[0006](2)、即使能混和在一起,一旦混和不均匀,存在影响板面质量的风险;
[0007](3)、压缩空气的氧含量(约21%)与退火炉要求的氧含量(要求≤20PPM)相差很大,一旦空气中氧泄漏到退火炉,将带来严重后果;
[0008](4)、如何保证退火炉与气刀压力的匹配。
[0009]可见,亟待提供一种新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包括制氮机、第一输氮管、空压机、第一供气管和混和气控制系统,所述制氮机通过第一输氮管与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空压机通过所述第一供气管与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混和气管与气刀相连,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用于调控氮气和空气的混和情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气动控制器、第一压力调节阀、第二气动控制器、第二压力调节阀和汇集管,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输氮管上,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的开合情况,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压力调节阀的开合情况,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供气管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氮管前端相连,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输氮管管道前端的压力信号;
[0013]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一端与所述第一混和气管相连,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相连,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混和气管管道内的压力信号。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上面皆设有定位器和执行器,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和第二气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上面的定位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和第二气动控制器分别通过仪表气管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上面的执行器相连,所述执行器用于控制相应的第一压力调节阀或第二压力调节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气管靠近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或第二气动控制器一端设有两级减压器,所述仪表气管靠近所述执行器一端设有减压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氮管在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与汇集管之间至少设有两个单向阀,从而防止汇集管内的气体逆流至第一输氮管前端,所述第一输氮管在所述制氮机与第一压力调节阀之间设有氧含量检测仪,所述氧含量检测仪用于检测第一输氮管内的氧气含量信息。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氮管和第一供气管上皆设有流量计和压力表,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所述第一输氮管或第一供气管内的气体流量信息,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输氮管或第一供气管内的气体压强信息。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和气管通过第二混和气管与放散管相连,所述第一供气管通过第二供气管与所述放散管相连,所述第二混和气管和所述第二供气管上面皆设有球阀。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制氮机通过第二输氮管与退火炉相连,所述制氮机通过第三输氮管直接与所述气刀相连,所述第二输氮管和所述第三输氮管上皆设有球阀。
[0020]进一步的,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三供气管与镀锌/铝机组相连,所述第三供气管上设有球阀。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可以在保证退火炉用氮气的情况下,能充分利用氮气站产生的富余氮气(改前全部排放),节约了成本,可利用氮气量:12000000m3。
[0023]2)、本技术改变了以往气刀不敢轻易投氮气的模式,退火炉氮气不够用的状态,同时,稳定了退火炉和气刀供气压力,减少了液氮投入,混和气体压力误差均低于0.1bar。每年节约液氮约100吨。
[0024]3)、采用本技术混和后的气体氮气含量明显增加,明显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混和气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0

制氮机,20

第一输氮管,21

单向阀,22

氧含量检测仪,23

第二输氮管,24

退火炉,25

第三输氮管,30

空压机,40

第一供气管,41

第二供气管,42

第三供气管,43

镀锌/铝机组,50

混和气控制系统,51

第一气动控制器,52

第一压力调节阀,53

第二气动控制器,54

第二压力调节阀,55

汇集管,56

定位器,57

执行器,58

仪表气管,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氮机(10)、第一输氮管(20)、空压机(30)、第一供气管(40)和混和气控制系统(50),所述制氮机(10)通过第一输氮管(20)与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50)相连,所述空压机(30)通过所述第一供气管(40)与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50)相连,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50)通过第一混和气管(60)与气刀(70)相连,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50)用于调控氮气和空气的混和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和气控制系统(50)包括第一气动控制器(51)、第一压力调节阀(52)、第二气动控制器(53)、第二压力调节阀(54)和汇集管(55),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52)设于所述第一输氮管(20)上,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5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52)的开合情况,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53)用于控制第二压力调节阀(54)的开合情况,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54)设于所述第一供气管(4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51)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氮管(20)前端相连,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5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52)相连,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5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输氮管(20)管道前端的压力信号;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53)一端与所述第一混和气管(60)相连,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5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力调节阀(54)相连,所述第二气动控制器(5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混和气管(60)管道内的压力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镀锌/铝气刀的氮气空气混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52)和第二压力调节阀(54)上面皆设有定位器(56)和执行器(57),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51)和第二气动控制器(53)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52)和第二压力调节阀(54)上面的定位器(56)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器(51)和第二气动控制器(53)分别通过仪表气管(58)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阀(52)和第二压力调节阀(54)上面的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