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529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电机、蜗杆、蜗杆斜齿轮组、离合装置、第一齿轮组和与第一齿轮组连接的输出结构,蜗杆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蜗杆与蜗杆斜齿轮组啮合;离合装置包括固定轴、离合挂台、限位环、磁铁滚子、角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蜗杆斜齿轮组与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组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巧妙且简单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柜门的自动开合流畅度大大提高,而且当发生突然断电需要手动开关柜门时,只需要轻拍柜门,就可以使得离合装置回位,从而可以手动开关柜门。从而可以手动开关柜门。从而可以手动开关柜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家具,是在现代时尚家具的基础上,将组合智能、电子智能、机械智能、物联智能巧妙的融入家具产品当中,使家具智能化、国际化、时尚化,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是新贵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家具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0003]有一些家具,比如衣柜、橱柜、书柜、酒柜、隔断柜等会有柜门,目前的柜门主要是通过人手工打开或关闭,这对于一些不太高的柜门问题不大,但对于一些较高的柜门,要打开或关闭就比较麻烦,有时候还需要借助于椅子、梯子等,便利性很差。
[0004]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厂家开始研发智能开柜门技术,其通过电机控制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带动安装在柜体和柜门上的连杆,从而实现柜门的自动开合。但是,现有的传动机构中使用的离合装置结构复杂,而且运行过程中容易卡住,影响柜门开合的流畅度。此外,现有的离合装置只能通过电路板控制离合装置的回位,如果离合装置不回位,就无法通过手动的方式实现柜门的开合,这样的话,如果突然断电了,就无法回位。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潜心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其通过巧妙且简单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柜门的自动开合流畅度大大提高,而且当突然断电需要手动开关柜门时,只需要轻拍柜门,就可以使得离合装置回位,从而可以手动开关柜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其通过巧妙且简单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柜门的自动开合流畅度大大提高,而且当突然断电需要手动开关柜门时,只需要轻拍柜门,就可以使得离合装置回位,从而可以手动开关柜门。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电机、蜗杆、蜗杆斜齿轮组、离合装置、第一齿轮组和与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的输出结构,所述蜗杆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杆斜齿轮组啮合;
[0009]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固定轴、离合挂台、限位环、磁铁滚子、角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离合挂台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套设于所述离合挂台,所述角套套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上,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角套外,所述磁铁滚子吸附在所述离合挂台和所述角套上,所述从动齿轮盖设于所述离合挂台上,且所述磁铁滚子位于所述角套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
[0010]所述蜗杆斜齿轮组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啮合。
[0011]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离合挂台包括平台部和从所述平台部向下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磁铁滚子吸附在所述平台部上。
[0012]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环包括环体和从所述环体向上延伸的若干个凸起部,相邻的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可容置所述磁铁滚子的空置部。
[0013]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磁铁滚子包括钢套和设置于所述钢套内的磁铁。
[0014]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轴、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角套的形状均为正多边形。
[0015]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从动齿轮包括盖体和从所述盖体向上延伸的齿轮部。
[0016]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件、按压件、弹性件和用于对所述卡扣件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卡扣件和所述按压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按压件安装于所述卡扣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之间。
[0017]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蜗杆斜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蜗杆斜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0018]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0019]作为本技术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弧形限位孔,所述第四齿轮为圆齿轮,所述输出结构固定于所述第四齿轮上,所述输出结构穿设于所述弧形限位孔内且可在所述弧形限位孔摆动。
[0020]其中,所述角套和所述离合挂台的材质均为含铁材质,并且所述角套的形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相同。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的外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卡接所述角套的卡接齿。
[0021]所述卡扣件包括卡扣主体、从所述卡扣主体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从所述卡扣主体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和从所述卡扣主体向下设置的卡钩。所述弹性件顶持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顶持在所述按压件上。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卡钩穿设于所述通孔且可在所述通孔内移动。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件本体、从所述按压件本体的一侧向上延伸的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按压件本体一端的柱形部,所述按压件本体的外表面形成有防滑槽。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起边缘,所述凸起边缘的外表面设置有可供所述柱形部嵌入的槽体,所述钩形部钩设于所述凸起边缘上。所述槽体为一端封闭的槽体。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横部、第二横部和连接所述第一横部和所述第二横部的竖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和限位凹槽,所述竖部插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横部的一部分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横部的另一部分压设于所述卡扣件上,所述第二横部压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面上。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
[0022]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时,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杆斜齿轮组转
动,蜗杆斜齿轮组的转动可以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的转动通过离合机构带动从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组的转动,最后带动输出机构的运动。其中,离合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主动齿轮转动时,角套随之转动,将磁铁滚子向外推出并顶持在从动齿轮的内壁上,从而带动从动齿轮的转动;当主动齿轮反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磁铁滚子回位,从动齿轮则不再随着主动齿轮转动,而且只要轻拍一下柜门,磁铁滚子就能回位,此时就可以手动开合柜门,实现自动、手动开合柜门的自由切换,即便断电,也能回位。离合装置的设置还可以起到如下作用:齿轮的转动只能从电机一侧(输入端)到达输出机构(输出端),而不会逆向转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离合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离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离合装置去除从动齿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离合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电机、蜗杆、蜗杆斜齿轮组、离合装置、第一齿轮组和与所述第一齿轮组连接的输出结构,所述蜗杆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所述蜗杆与所述蜗杆斜齿轮组啮合;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固定轴、离合挂台、限位环、磁铁滚子、角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离合挂台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套设于所述离合挂台,所述角套套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上,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角套外,所述磁铁滚子吸附在所述离合挂台和所述角套上,所述从动齿轮盖设于所述离合挂台上,且所述磁铁滚子位于所述角套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所述蜗杆斜齿轮组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挂台包括平台部和从所述平台部向下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磁铁滚子吸附在所述平台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包括环体和从所述环体向上延伸的若干个凸起部,相邻的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可容置所述磁铁滚子的空置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具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滚子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云龙巍
申请(专利权)人:格艾惠州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