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42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和防渗液机构,引流管为硅橡胶软管,防渗液机构由渗液袋、第一瓣膜和粘贴机构组成,渗液袋套设于引流管的外部,渗液袋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瓣膜,第一瓣膜的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贴合设置,粘贴机构设置于渗液袋的背面,渗液袋的另一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瓣膜,第二瓣膜的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贴合设置,第二瓣膜与第一瓣膜呈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渗液袋和第一瓣膜的设置,通过引流管与人之间缝隙处流出的体液沿着引流管的外壁流动,遇到第一瓣膜的阻挡,使得体液留在渗液袋内进行储存,从而避免体液一直沿着引流管流动,便于后期对引流管进行处理。引流管进行处理。引流管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引流管是插入身体进行使用的,使得引流管与人体之间会存在一定缝隙,导致人的体液会通过这个缝隙流出,沿着引流管的外壁向外流去,不方便后期对引流管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包括:
[0005]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为硅橡胶软管;
[0006]防渗液机构,所述防渗液机构由渗液袋、第一瓣膜和粘贴机构组成,所述渗液袋套设于引流管的外部,所述渗液袋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瓣膜,所述第一瓣膜的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贴合设置,所述粘贴机构设置于渗液袋的背面。
[0007]优选的,所述渗液袋的另一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瓣膜,所述第二瓣膜的内壁与引流管的外壁贴合设置,所述第二瓣膜与第一瓣膜呈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粘贴机构包括自粘胶层,所述自粘胶层贴设于渗液袋的背面,所述自粘胶层的背面设置有防粘纸。
[0009]优选的,所述渗液袋的外壁固定穿插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外壁套设有密封盖。
[0010]优选的,所述出液管外壁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槽,所述密封盖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外螺纹槽的外壁与内螺纹槽的外壁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利用渗液袋和第一瓣膜的设置,通过引流管与人之间缝隙处流出的体液沿着引流管的外壁流动,遇到第一瓣膜的阻挡,使得体液留在渗液袋内进行储存,从而避免体液一直沿着引流管流动,便于后期对引流管进行处理;
[0013](2)本技术利用第二瓣膜的设置,通过第二瓣膜的单向阻挡作用,使得体液可以沿着引流管外壁穿过第二瓣膜流至渗液袋内,但无法从渗液袋回流至人体与引流管接触处,避免人体出现感染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渗液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引流管;2、渗液袋;3、第一瓣膜;4、第二瓣膜;5、自粘胶层;6、防粘纸;7、出液管;8、密封盖;9、外螺纹槽;10、内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和防渗液机构,引流管1为硅橡胶软管,防渗液机构由渗液袋2、第一瓣膜3和粘贴机构组成,渗液袋2套设于引流管1的外部,渗液袋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瓣膜3,第一瓣膜3的内壁与引流管1的外壁贴合设置,粘贴机构设置于渗液袋2的背面,当体液从引流管1与伤口缝隙处沿着这引流管1的外壁流出后,直到体液流到第一瓣膜3处时,通过第一瓣膜3的阻挡作用,使得体液流到第一瓣膜3处便停止流动,从而使得体液留在渗液袋2内进行储存;
[0020]渗液袋2的另一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瓣膜4,第二瓣膜4的内壁与引流管1的外壁贴合设置,第二瓣膜4与第一瓣膜3呈对称设置,第二瓣膜4与第一瓣膜3都具有单向阻挡的作用,对称设置的第一瓣膜3和第二瓣膜4使得第一瓣膜3可防止渗液袋2内的体液继续向外流出,第二瓣膜4使得体液可从引流管1与伤口的接触处流出,沿着引流管1流动的同时可穿过第二瓣膜4进入渗液袋2内部,但不会再从渗液袋2回流至皮肤位置处,防止感染;
[0021]粘贴机构包括自粘胶层5,自粘胶层5贴设于渗液袋2的背面,自粘胶层5便于将渗液袋2贴在人的皮肤外壁,便于将渗液袋2进行固定,自粘胶层5的背面设置有防粘纸6,防粘纸6在自粘胶层5不使用时可贴住自粘胶层5,防止自粘胶层5自动粘到东西;
[0022]渗液袋2的外壁固定穿插连接有出液管7,通过出液管7可将渗液袋2内储存的体液排出,出液管7的外壁套设有密封盖8,密封盖8便于将出液管7堵住,避免引流时体液直接通过出液管7排出;
[0023]出液管7外壁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槽9,密封盖8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槽10,外螺纹槽9的外壁与内螺纹槽10的外壁螺纹连接,通过外螺纹槽9和内螺纹槽10的设置,便于将密封盖8固定在出液管7上,也便于密封盖8与出液管7的分离。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将引流管1的一端插入身体内,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撕开防粘纸6,将自粘胶层5贴设于人体伤口处的外部,通过引流袋和引流管1进行引流,通过引流管1与伤口缝隙处流出的体液沿着引流管1的外壁向外流动,体液穿过第二瓣膜4继续流动,当流动至第一瓣膜3位置处时,通过第一瓣膜3的阻挡作用使得体液不再流动,随着体液不断向第一瓣膜3处流动,使得体液堆积在渗液袋2内进行储存,当引流完成后,慢慢撕下自粘胶层5,使得渗液袋2与人皮肤分离,取下引流管1,逆时针拧动密封盖8,通过外螺纹槽9与内螺纹槽10的配合,将密封盖8拧下与出液管7分离,通过出液管7排出渗液袋2内的体液即可,排完后再将密封盖8顺时针拧动出液管7的外壁即可。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为硅橡胶软管;防渗液机构,所述防渗液机构由渗液袋(2)、第一瓣膜(3)和粘贴机构组成,所述渗液袋(2)套设于引流管(1)的外部,所述渗液袋(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瓣膜(3),所述第一瓣膜(3)的内壁与引流管(1)的外壁贴合设置,所述粘贴机构设置于渗液袋(2)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液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袋(2)的另一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瓣膜(4),所述第二瓣膜(4)的内壁与引流管(1)的外壁贴合设置,所述第二瓣膜(4)与第一瓣膜(3)呈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丽姣李清春吴梦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