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及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34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及充电桩,所述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包括光照检测电路、APC芯片U2和控制电路,所述光照检测电路检测外部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外部环境光照强度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信号给APC芯片U2,所述APC芯片U2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并将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液晶显示屏内LED背光灯的亮灭,从而控制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和现有技术相比,物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并且精度高、误差小、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及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晶屏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等各个场景,其背光自适应技术也已应用于许多电子产品上。充电桩上的液晶屏能够显示出控制设定、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和告警等等一些数据,由于充电桩大部分的使用场景是在户外,外部环境亮度对充电桩屏幕可视性影响较大,所以屏幕自适应调节在充电桩屏幕上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0003]目前液晶屏背光亮度调节的驱动方式有两种:
[0004]1、控制工作电流调节屏幕亮度,该方式电路复杂且成本过高,若电流未控制在额定电流内,会产生色移。
[0005]2、调节液晶屏PWM输入,控制周期内LED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的长短来调节屏幕的亮度,即控制PWM的占空比,如图1,示出了对应不同亮度的PWM占空比。在应用该方式调节时,为了确保人眼看不到LED周期亮灭的情况,PWM调光的频率一般要大于100Hz。
[0006]考虑到成本因素,工业上一般采用PWM调节的方式,即上述方式2,通过PWM调制(脉冲宽度调制)LED背光闪烁的变化来调节液晶屏的显示亮度,该种方式闪烁速度足够快就不会影响到用户的观感。
[0007]目前PWM调节的方式有两种:
[0008]1、使用单片机来产生PWM波,一方面单片机的价格昂贵,成本高,另一方面需要对单片机编程,较复杂且人工成本高。
[0009]2、通过多个分立元件组成模拟电路实现,但是该种方式元件过多,会造成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晶屏背光调整电路成本高、复杂且误差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成本低,电路简单且误差小、精度高。
[0011]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2]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包括:
[0013]光照检测电路,所述光照检测电路检测外部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外部环境光照强度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信号给APC芯片U2;
[0014]APC芯片U2,所述APC芯片U2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并将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
[0015]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液晶显示屏内LED背光灯的亮灭,从而控制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光照检测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1、反馈电阻R1和运算放大器U1,所
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反馈电阻R1的第一端,反馈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2接地。
[0017]进一步地,所述APC芯片U2采用GP9303。
[0018]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整电路还包括RC滤波电路,所述RC滤波电路被配置在所述光照检测电路和所述APC芯片U2之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整电路还包括TVS二极管D2,所述TVS二极管D2被配置在所述光照检测电路和所述RC滤波电路之间。
[0020]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调整电路还包括光电耦合器U3,所述光电耦合器U3被配置在所述APC芯片U2和所述控制电路之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APC芯片U2和所述光电耦合器U3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5,所述电阻R5用于防止信号反灌。
[0022]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PNP三极管Q1,所述PNP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3的输出端,所述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源,且所述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源之间配置所述液晶显示屏的LED背光灯。
[0023]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NPN三极管Q2,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APC芯片U2的输出端,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且所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源之间配置所述液晶显示屏的LED背光灯。
[0024]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
[002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采用APC芯片而未采用单片机,APC芯片转换前后的线性度误差很小,使得整个自适应调整电路的调节精度很高;并且,APC芯片的价格远低于单片机的价格,使得物料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相比较于单片机,省去了程序的设计、烧录、调试等过程,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0027]2、本技术在光照检测电路和APC芯片之间设置有TVS二极管和RC滤波电路,通过TVS二极管防止输入静电与浪涌,通过RC滤波电路减少噪声干扰,如此对电路进行保护,提升了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8]3、本技术在APC芯片和控制电路之间设置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可以很好地隔离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让其不会受到彼此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30]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屏背光亮度和PWM占空比的对应关系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自适应调整电路(不包括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GP9303芯片取代单片机实现将0V到5V的模拟电压线性转换成占空比为0%到100%的PWM信号,从而通过PWM调节占空比的方式实现液晶显示屏背光的自适应调节,这样一方面节省了单片机,物料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省去了程序的设计,节省了人工成本,并且GP9303芯片的精度高、误差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6]实施例一:
[0037]如图2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包括光照检测电路、APC芯片U2和控制电路,光照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部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外部环境光照强度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信号给APC芯片U2,APC芯片U2将电压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并将PWM控制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PWM控制信号控制液晶显示屏内LED背光灯的亮灭,从而控制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照检测电路,所述光照检测电路检测外部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外部环境光照强度输出不同大小的电压信号给APC芯片U2;APC芯片U2,所述APC芯片U2将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PWM控制信号,并将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控制液晶显示屏内LED背光灯的亮灭,从而控制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检测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1、反馈电阻R1和运算放大器U1,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反馈电阻R1的第一端,反馈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2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PC芯片U2采用GP93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电路还包括RC滤波电路,所述RC滤波电路被配置在所述光照检测电路和所述APC芯片U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屏背光自适应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电路还包括TVS二极管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