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19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负离子发生机构和导电机构,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导电机构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与轨道连接,用于向控制电路板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负离子发生机构的工作;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本申请公开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可安装于用于安装轨道灯的轨道内,即可悬挂地设置于柜体内、墙体上或桌底下,无需占用平面摆放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负离子发生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负离子发生机构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对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进行处理以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再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所放出的电子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环境空气中所含有的适量负离子具有除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0003]现有的负离子发生机构一般放置于地面上或放置于桌面上,占用用户的平面摆放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且可能会影响环境的整体美观程度。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可悬挂设置,无需占用平面摆放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负离子发生机构和导电机构,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导电机构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与轨道连接,用于向控制电路板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负离子发生机构的工作,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用于生成并输出负离子空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
[0008]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右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左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卡块,所述右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连接。
[0009]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左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右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配合形成限位槽,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
[0010]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连接。
[0011]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左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卡槽,
所述右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三卡槽配合连接。
[0012]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盒体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通风装置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3]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导电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片和导电片,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槽并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限位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槽与轨道连接,所述导电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槽与轨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4]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导电机构还包括通电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通电片位于所述第四卡槽内;所述通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导电片连接,通电片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0015]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转动把手,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把手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转动把手与所述旋转体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旋转体转动。
[0016]所述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连接。
[0017]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可安装于轨道内,即可将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悬挂于柜体内、墙体上或桌底下,无需占用平面摆放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去除右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盒体的剖视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壳体、11

第一进风口、12

第一出风口、13

第一定位块、131

第一卡槽、14

第一通槽、15

第一定位柱、161

第二卡块、162

第三卡槽、171

第一连接槽、172

第二连接槽、18

第四卡槽、19

第二定位柱、2

控制电路板、31

盒体、311

第二进风口、312

第二出风口、313

限位块、314

第一定位孔、32

通风装置、33

负离子发生器、41

旋转体、411

导电片、412

限位片、42

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2、负离子发生机构和导电机构,所述控制电路板2分别与所述导电机构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与轨道连接,用于向控制电路板2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控制电路板2用于控制负离子发生机构的工作;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用于生成并输出负离子空气;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盒体31,所述盒体31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311和第二出风口3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311相对,所述第一出风口12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负离子发生机构和导电机构,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导电机构以及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机构与轨道连接,用于向控制电路板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负离子发生机构的工作,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用于生成并输出负离子空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负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右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连接;所述左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卡块,所述右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右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配合形成限位槽,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用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连接。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红陈钦裕谭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