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叉病变的导丝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医疗器械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生物体内管路分叉病变的导丝辅助装置及具有其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生物体内,尤其是人体内的血管、呼吸道、消化道、耳道、鼻腔等管腔,均存在大量分支管路,但是由于分支的特殊气流和液体流特性,此类分支是各类梗阻和感染的高发区域。采用导丝介导的支架、球囊以及药物释放的介入治疗,是目前发展迅速的治疗方式之一。
[0003]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20
‑
30%,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同时也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病变类型之一。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操作难度大,耗时长,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分支闭塞可危及患者生命。
[0004]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导丝在进入血管腔后,需要通过血管内通道、分支及蜿蜒迂曲部分,有时甚至需要突破狭窄部位而到达靶部位,从而将导管、微导管等其他介入医学器械引导至相应部位或区域。因此,在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尤其在冠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叉病变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4)和推送杆(3),推送杆近心端(31)与装置主体(4)固定连接,推送杆远心端(32)为手持部,所述装置主体(4)包括主支导丝导向部(42)和分支导丝夹持部(41),所述主支导丝导向部(42)上设置有主支导丝孔(421),主支导丝(1)穿过所述主支导丝孔(421),所述分支导丝夹持部(41)上设置有分支导丝腔(411),所述分支导丝腔(411)用于夹持固定分支导丝(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辅助装置以所述主支导丝(1)为导轨通过主支支架中心腔进入主支血管内,并与所述分支导丝(2)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导丝腔(411)包括夹持部(4111),所述夹持部(4111)靠近近心端设置,所述夹持部(4111)用于夹持所述分支导丝(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11)的长度为0.1
‑
4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11)的长度为0.1
‑
1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11)的长度为0.1
‑
0.4厘米。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11)的长度为0.1
‑
0.2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丝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11)由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绍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