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组件与雾化器的连接面上均有两个电极触点,一个为正极,一个为负极,这两个触点已经在PCB板上连接好了电气属性。在用户使用时,当雾化器的两个触点正常压接到电池组件的两个触点上时,电子雾化装置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当雾化器的两个触点与电池组件的两个触点之间间隙正好压接在电池组件的两个触点上时,电子雾化装置不能正常使用,需要重新连接雾化器与电池组件,这会浪费时间,并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其能够避免多次安装雾化器与电池组件,提高用户体验。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电极触点,用于与雾化器电连接;驱动电路,分别连接电极触点,在雾化器安装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状态下,驱动电路检测电极触点中与雾化器连接的供电传输触点,并通过供电传输触点将供电电压提供给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电极触点,用于与雾化器电连接;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电极触点,在所述雾化器安装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状态下,所述驱动电路检测所述电极触点中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供电传输触点,并通过所述供电传输触点将供电电压提供给所述雾化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电极触点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雾化器以任意角度安装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状态下,所述电极触点中的至少两个电连接所述雾化器,以作为所述供电传输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检测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电极触点,在所述雾化器安装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状态下,侦测任意两个所述电极触点之间的电阻,并根据所述电阻确定所述电极触点中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所述供电传输触点;供电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电极触点,以通过确定的所述供电传输触点将所述供电电压提供给所述雾化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触点包括:第一电极触点、第二电极触点以及第三电极触点;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供电端口,接收所述供电电压并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切换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之间,以导通/关闭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之间的通路;第一检测控制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与地电压端之间;第二检测控制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触点与所述地电压端之间;其中,所述切换支路、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组成所述检测单元;所述切换支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处于导通状态,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处于断开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极触点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之间的第一电阻值;所述切换支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处于断开状态,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极触点与所述第三电极触点之间的第二电阻值;所述切换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处于断开状态,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检测所述第一电极触点/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与所述第三电极触点之间的第三电阻值;基于所述第一电阻值、所述第二电阻值和所述第三电阻值,确定所述供电传输触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检测点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与所述地电压端之间并提供第一检测点;第二检测点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触点与所述地电压端之间并提供第二检测点;其中,所述切换支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处于导通状态,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处于断开状态时,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确定所述第一电阻值;
所述切换支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处于断开状态,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电阻值;所述切换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一检测控制支路处于断开状态,而所述第二检测控制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电阻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供电控制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与所述地电压端之间;第二供电控制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极触点与所述地电压端之间;其中,所述切换支路、所述第一供电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供电控制支路组成所述供电单元;所述供电传输触点包括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以及第二供电传输触点;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点,所述第二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二电极触点,则导通所述第一供电控制支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触点连接所述地电压端,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向所述雾化器提供所述供电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点,所述第二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三电极触点,则导通所述第二供电控制支路,以使得所述第三电极触点连接所述地电压端,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向所述雾化器提供所述供电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二电极触点,所述第二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三电极触点,则导通所述切换支路以将所述供电电压施加至所述第二电极触点,进而通过所述第二电极触点向所述雾化器提供所述供电电压,并导通所述第二供电控制支路,以使得所述第三电极触点连接所述地电压端;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点以及所述第二电极触点,所述第二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三电极触点,则所述切换支路导通/断开,导通所述第二供电控制支路以使得所述第三电极触点接地电压端,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和/或所述第二电极触点向所述雾化器提供所述供电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点以及所述第三电极触点,所述第二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二电极触点,则导通所述第一供电控制支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触点连接所述地电压端,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向所述雾化器提供所述供电电压;响应于所述第一供电传输触点为所述第二电极触点以及所述第三电极触点,所述第二供电传出触点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则导通所述第一供电控制支路和/或所述第二供电控制支路,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极触点和/或所述第三电极触点连接所述地电压端,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触点向所述雾化器提供所述供电电压。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触点包括:第一电极触点、第二电极触点以及第三电极触点;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供电端口,接收所述供电电压;检测支路,连接所述供电端口;第一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触点与所述检测支路之间;第二支路,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华,谢峥俊,陈厚林,叶校威,曾昭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