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112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包括水槽和挤料机,所述水槽设置在挤料机出料口的一侧,所述水槽的上端一侧前后两端皆设置有一个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靠近水槽中间的侧面皆固定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的下端设置在水槽的内部,所述水槽上部靠近挤料机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设置在挤料机出料口的位置,将料条进行夹持固定,每根料条相应进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弧形浅槽内,防止刚挤出的具有一定粘性的料条相互粘合,夹持机构解决了传统需要手动拿取,操作繁琐且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了对挤出料条间接快速夹持的目的,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塑料母粒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母粒是把塑料助剂超量地载附于树脂中而制成的浓缩体,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为了操作上的便利,将所需要的各种助剂、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经过挤料机等设备计量、混合、熔融、挤出、切粒等加工工艺制得的颗粒料称作母粒,根据粒径可分为100μm的粉末、1~10μm的精细粉末、0.1~1μm的超细粉末、大于3

的破队固体块,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母粒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和实际制品中需要加入的量,调节母粒与基体树脂的配比。
[0003]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填料、偶联剂、分散剂和载体树脂等混合且通过挤料机挤出而成为长条状,料条经过水槽冷却后,继续进行干燥等下步工序,在挤料机挤出料条后需要手动拿住料条一端从水槽底部穿至另一端的下道工序进行连接,刚挤出的料条温度较高,操作工人还需佩戴一定的防护工具,操作繁琐且不方便,操作不当受到烫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和挤料机(2),所述水槽(1)设置在挤料机(2)出料口的一侧,所述水槽(1)的上端一侧前后两端皆设置有一个安装块(3),每个所述安装块(3)靠近水槽(1)中间的侧面皆固定连接有辊轴(4),所述辊轴(4)的下端设置在水槽(1)的内部,所述水槽(1)上部靠近挤料机(2)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夹持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第一夹板(511)、第二夹板(512)、第一拨片(513)、第二拨片(514)、弹簧(515)、第一固定杆(516)、转轴(517)、第二固定杆(518)、U型架(519)和第一连接杆(520),所述第一夹板(511)和第二夹板(512)对称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夹板(511)和第二夹板(512)的一端皆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夹板(511)开设有凹槽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513),所述第二夹板(512)开设有凹槽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514),所述第二夹板(512)上凹槽底端的位置与弹簧(5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板(511)上凹槽的底端,所述第二夹板(512)凹槽底面与第一固定杆(5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511)凹槽底面与第二固定杆(5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16)和第二固定杆(518)的另一端的圆环内插有转轴(517),所述转轴(517)的两端穿过第一夹板(511)和第二夹板(512)的两侧与U型架(519)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架(519)远离第一夹板(511)的侧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母粒生产用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511)和第二夹板(512)设有凹槽的一端皆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一夹板(51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木戢运云
申请(专利权)人:优矿塑新材料科技桂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