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短路短时耐受性能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以中性线的转换型式不同可分为:与其它极同时转换的ATS和在电源转换过程中负载中性线至少与第一电源或第二电源的中性线连着的中性线重叠切换型ATS二种。
[0003]中性线重叠切换因避免了在ATS在切换时,负载中性线的短时悬浮产生的系统不稳定而受到了高度重视。许多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纷纷提出其中性线重叠切换技术。然而,对于三位置的ATS(即:具有第一电源合、第二电源合以及两个电源都分的双分位),在双分位时,负载的中性线是联结其中一个电源的中性线,还是与两个电源的中性线都联结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方案。如果是后者,则ATS在转换的过程中,中性线可能有长时间的重叠,这样过长的重叠时间会引起上级漏电传感器的误动作以及由此带来的杂散电流对系统的不利影响。
[0004]对于单轴结构的ATS,现有技术中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包括中性线驱动组件、中性线动触头组件和第一中性线静触头组件和第二中性线静触头组件;在所述中性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中性线静触头组件和所述第二中性线静触头组件连通或分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驱动组件包括单一的驱动主轴;当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其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均处于断开状态的双分位置时,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组件仅与所述第一中性线静触头组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杆和驱动凸轮;所述驱动主轴围绕设置在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壳体上的第一销轴转动,其转动由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连接在所述驱动主轴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主轴转动一定角度;在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第二销轴;所述驱动凸轮围绕设置在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壳体上的第三销轴转动;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从所述驱动杆的表面突出,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插入到所述驱动凸轮的凸轮滑槽内,当所述驱动杆转动时所述第二销轴能够在所述凸轮滑槽中运动并且能够拨动所述驱动凸轮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保持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所述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保持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中性线静触头组件和所述第二中性线静触头组件连通或分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动触头保持架上的第四销轴和第五销轴;所述第四销轴和所述第五销轴中的每一个的两端部分别插入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腰型槽中并且能够在其中滑动;所述驱动凸轮位于所述第四销轴和所述第五销轴之间并且所述驱动凸轮的外轮廓分别与所述第四销轴和所述第五销轴接触;所述驱动凸轮的转动能够驱动所述第四销轴和所述第五销轴的运动,从而驱动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组件的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线动触头组件还包括第一偏压弹簧和第二偏压弹簧;所述第一偏压弹簧作用在所述动触头保持架和所述第一动触头之间;所述第二偏压弹簧作用在所述动触头保持架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包括第一动触头基部和第一动触头接触部;
在所述第一动触头基部中设置有第一开口;在所述动触头保持架的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动触头保持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偏压弹簧作用在所述第一动触头基部上,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动触头基部抵靠在所述第一凸缘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触头包括第二动触头基部和第二动触头接触部;在所述第二动触头基部中设置有第二开口;在所述动触头保持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动触头保持架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偏压弹簧作用在所述第二动触头基部上,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二动触头基部抵靠在所述第二凸缘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性线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一进线端静触头和第一出线端静触头;所述第二中性线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二进线端静触头和第二出线端静触头;所述第一出线端静触头与所述第二出线端静触头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接触部能够电连接在所述第一进线端静触头和所述第一出线端静触头之间;所述第二动触头接触部能够电连接在所述第二进线端静触头和所述第二出线端静触头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接触部能够通过第一软辫线与所述第一出线端静触头电连接;所述第二动触头接触部能够通过第二软辫线与所述第二出线端静触头电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四销轴和所述第五销轴接触的所述驱动凸轮的外轮廓具有平滑表面,从而使得所述动触头组件的运动平稳,进而降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震动、弹跳和冲击。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闭合并且所述第二电源断开时,所述驱动主轴处于第一闭合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源相对应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相极合闸并且与所述第二电源相对应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相极分闸,所述驱动主轴通过所述驱动杆使得所述驱动凸轮驱动所述第四销轴并且使得所述驱动凸轮不会驱动所述第五销轴,所述第一动触头基部没有抵靠着所述第一凸缘并且所述第二动触头基部抵靠着所述第二凸缘,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动触头接触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进线端静触头和所述第一出线端静触头之间,但是所述第二动触头接触部没有电连接在所述第二进线端静触头和所述第二出线端静触头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性线重叠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断开并且所述第二电源保持断开时,所述驱动主轴运动到双分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源相对应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相极分闸并且与所述第二电源相对应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二相极保持分闸,由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主轴存在空行程,在所述驱动主轴从第一闭合位置运动到双分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保持不动,所述驱动凸轮保持抵靠着所述第四销轴并且使得所述驱动凸轮不会驱动所述第五销轴,所述第
一动触头基部没有抵靠着所述第一凸缘并且所述第二动触头基部抵靠着所述第二凸缘,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动触头接触部电连接在所述第一进线端静触头和所述第一出线端静触头之间,但是所述第二动触头接触部没有电连接在所述第二进线端静触头和所述第二出线端静触头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性线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艳明,刘振忠,吴健,王宁,余刚,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