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和双电源开关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692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4
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包括:第一动触头组件,包括与第一电源的第一静触头对应的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组件,包括与第二电源的第二静触头对应的第二动触头;第一凸轮机构和第二凸轮机构;第一断开促动模块和第二断开促动模块;其中:第一凸轮机构配置为在双电源开关从第二电源切换到第一电源时驱动第一动触头闭合,第二断开促动模块配置为在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闭合后的第一重叠时间之后促动第二动触头断开;第二凸轮机构配置为在双电源开关从第一电源切换到第二电源时驱动第二动触头闭合,第一断开促动模块配置为在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闭合后的第二重叠时间之后促动第一动触头断开。还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开关。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开关。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和双电源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和包括这种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的双电源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双电源转换开关(ATSE)是应电力供应的连续性的要求而诞生的。随着人们对供电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酒店、剧院这类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如果中断供电将造成秩序混乱,甚至危及客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相关行业标准规定其配电系统必须拥有应急电源供电;又如数据中心,电源电压的缺失意味着数据的丢失。人们用双电源转换开关与不间断电源(UPS)组合供电以保证其供电的连续性。
[0003]然而,由于在电源的转换过程中,中性线和其它相线一样会有一个暂时的断开,这将引起部分用电设备电压的波动并由此造成影响和损失。如在ASTE与UPS组合供电的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的应用中,中性线的短时断开使UPS零地电压升高并引起服务器重启,造成数据丢失或服务器损坏等严重后果。因此,仍然对可靠的中性线闭合重叠切换存在迫切需求,即以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从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向备用电源(常用电源)的转换过程中有一个足够长的中性线闭合重叠时间并在转换结束时又可靠快速是切断常用电源(备用电源)的中性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
[0005]所述双电源开关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包括:
[0006]第一动触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静触头闭合或断开的中性极的第一动触头;
[0007]第二动触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的中性极的第二动触头;
[0008]第一凸轮机构和第二凸轮机构,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协作;
[0009]第一断开促动模块和第二断开促动模块,分别用于使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以及使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断开;
[0010]其中:
[0011]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二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一电源时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闭合,所述第二断开促动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闭合后的第一重叠时间之后促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断开;
[0012]所述第二凸轮机构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一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二电源时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二静触头闭合,所述第一断开促动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闭合后的第二重叠时间之后促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
[0013]在本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还可包括可单独或结合考虑的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双电源开关还包括固定的机架;所述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还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旋转的主轴;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相对于所述主轴的旋转轴线相对地设置在机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枢转;其中,所述主轴配置为在旋转过程中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
[001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轴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二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一电源时的第一电源切换周期中,相继具有第一角度行程、第二角度行程和对应于所述第一重叠时间的第三角度行程:在所述第一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空转,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处于所述第一初始角位置;在所述第二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带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从所述第一初始角位置枢转以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的闭合;在所述第三角度行程结束时,所述第二断开促动模块促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断开;
[0016]所述主轴还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一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二电源时的第二电源切换周期中,相继具有第一反向角度行程、第二反向角度行程和对应于所述第二重叠时间的第三反向角度行程:在所述第一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空转,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处于第二初始角位置;在所述第二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带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从所述第二初始角位置枢转以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的闭合;在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结束时,所述第一断开促动模块促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
[0017]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三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配置为继续带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逐渐进入阻挡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移动的第一阻挡位置,且所述主轴还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空转并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阻挡;
[0018]在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配置为继续带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二凸轮机构逐渐进入阻挡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移动的第二阻挡位置,且所述主轴还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一凸轮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空转并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阻挡。
[0019]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闭合协作部和第二闭合协作部,所述主轴设置有第一闭合驱动部和第二闭合驱动部,其中:
[0020]所述第一闭合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角度行程中和所述第三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一闭合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
[0021]所述第二闭合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反向角度行程中和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二闭合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二凸轮枢转。
[0022]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超程
协作部和第二超程协作部,所述主轴设置有第一超程驱动部和第二超程驱动部,其中:
[0023]所述第二超程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三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二超程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枢转以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阻挡;
[0024]所述第一超程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一超程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以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阻挡。
[002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的第一凸销;
[0026]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动触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的第二凸销;
[0027]所述第一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
[0028]所述第二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二凸轮面;
[0029]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第一凸销和所述第一凸轮面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角度行程中,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开关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包括:第一动触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源的第一静触头闭合或断开的中性极的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源的第二静触头闭合或断开的中性极的第二动触头;第一凸轮机构和第二凸轮机构,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协作;第一断开促动模块和第二断开促动模块,分别用于使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以及使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断开;其中: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二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一电源时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闭合,所述第二断开促动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闭合后的第一重叠时间之后促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断开;所述第二凸轮机构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一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二电源时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二静触头闭合,所述第一断开促动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闭合后的第二重叠时间之后促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开关还包括固定的机架,所述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还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旋转的主轴,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相对于所述主轴的旋转轴线相对地设置在机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枢转,其中,所述主轴配置为在旋转过程中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二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一电源时的第一电源切换周期中,相继具有第一角度行程、第二角度行程和对应于所述第一重叠时间的第三角度行程:在所述第一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空转,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处于所述第一初始角位置;在所述第二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带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从所述第一初始角位置枢转以驱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的闭合;在所述第三角度行程结束时,所述第二断开促动模块促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断开;所述主轴还配置为在所述双电源开关从所述第一电源切换到所述第二电源时的第二电源切换周期中,相继具有第一反向角度行程、第二反向角度行程和对应于所述第二重叠时间的第三反向角度行程:在所述第一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
空转,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处于第二初始角位置;在所述第二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带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从所述第二初始角位置枢转以驱动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的闭合;在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结束时,所述第一断开促动模块促动所述第一动触头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配置为继续带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逐渐进入阻挡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移动的第一阻挡位置,且所述主轴还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二凸轮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空转并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阻挡;在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主轴配置为继续带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二凸轮机构逐渐进入阻挡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移动的第二阻挡位置,且所述主轴还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以使所述第一凸轮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空转并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阻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分别设置有第一闭合协作部和第二闭合协作部,所述主轴设置有第一闭合驱动部和第二闭合驱动部,其中:所述第一闭合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角度行程中和所述第三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一闭合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所述第二闭合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二反向角度行程中和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二闭合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二凸轮枢转。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机构和所述第二凸轮机构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超程协作部和第二超程协作部,所述主轴设置有第一超程驱动部和第二超程驱动部,其中:所述第二超程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三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二超程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二凸轮机构枢转以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的阻挡;所述第一超程驱动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三反向角度行程中接合所述第一超程协作部,并由此驱动所述第一凸轮机构枢转以逐渐解除对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阻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双电源开关的中性线重叠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的第一凸销;所述第二动触头组件还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动触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的第二凸销;所述第一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所述第二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二凸轮面;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第一凸销和所述第一凸轮面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角度行程中,所述第一凸轮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凸轮面驱动所述第一凸销实现对所述第一动触头组件的驱动,使得所述第一支架枢转并因此使所述第一动触头枢转以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闭合;所述第二支架、第二凸销和所述第二凸轮面在所述第二反向角度行程中,所述第二凸轮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刘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