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692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包括车架,车架底端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一侧设有脚踏,脚踏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固定杆两侧均设有第一活动轴,第一活动轴一端贯穿连接杆,连接杆和固定杆通过第一活动轴转动连接,车架内侧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端开设有开口,开口内侧套设有轴承,轴承内侧套设有转轴,安装板和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底端设有第一车轮,车架顶端设有料斗,车架底端安装有机箱,机箱两侧设有第二车轮。该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实现建筑材料电动运输,且有效避免工人在运输过程中日晒雨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1)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2)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沥青材料;(3)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目前工地上的运输装置,多为手推车,导致劳动成本较高,且雨天施工时,工人需要一边打伞一边运输材料,较为不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设有脚踏,所述脚踏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杆两侧均设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一端贯穿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固定杆通过第一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车架内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侧套设有转轴,所述安装板和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底端设有第一车轮,所述车架顶端设有料斗,所述车架底端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两侧设有第二车轮。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架两侧均设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外侧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端和料斗底端焊接,所述车架顶端设有缓冲垫。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料斗两侧均焊接有提手杆,所述车架一侧焊接有拉杆,所述料斗一侧设有拉扣,所述拉杆和拉扣卡合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顶端安装有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扶手杆另一端设有转把,所述转把一侧设有手刹。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手杆顶端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顶端安装有遮阳伞,所述遮阳伞一侧安装有挡雨帘。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两侧均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侧套设有传动轴,所述机箱和传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和第二车轮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轮胎均为实心轮胎。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内部底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处和传动轴外侧均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外侧套设有链条,所述电机和传动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内部底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机和蓄电池均通过导线和转把电性连接,且均受控于转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通过车架两侧均设有第二活动轴,实现料斗可翻斗,
方便建筑材料倾倒,通过料斗两侧均焊接有提手杆,方便工人提起料斗进行倾倒,通过车架一侧焊接有拉杆,实现料斗锁紧,避免移动时料斗倾覆,通过转把一侧设有手刹,实现刹车功能,增加产品安全性;
[0014]2、该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通过延长杆顶端安装有遮阳伞,实现遮阳功能,避免夏季工人中暑,通过遮阳伞一侧安装有挡雨帘,实现挡雨功能,避免雨天工人被淋湿,通过轴承内侧套设有传动轴,实现产品驱动,通过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轮胎均为实心轮胎,实现耐磨防穿刺,通过机箱内部底端安装有电机,实现产品电动驱动,减少工人劳动成本;
[0015]3、该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通过机箱内部底端安装有蓄电池,实现产品多种场景使用,减少插电使用带来的不便,通过转把,实现设备可控,增加产品使用便捷;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实现建筑材料电动运输,且有效避免工人在运输过程中日晒雨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的机箱剖面图。
[0020]图中:1、车架;2、固定杆;3、脚踏;4、连接杆;5、第一活动轴;6、安装板;7、转轴;8、扶手杆;9、转把;10、延长杆;11、遮阳伞;12、挡雨帘;13、料斗;14、第二车轮;15、第一车轮;16、提手杆;17、拉杆;18、拉扣;19、第二活动轴;20、机箱;21、电机;22、传动轴;23、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底端设有固定杆2,固定杆2一侧设有脚踏3,脚踏3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4,固定杆2两侧均设有第一活动轴5,第一活动轴5一端贯穿连接杆4,连接杆4和固定杆2通过第一活动轴5转动连接,车架1内侧焊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顶端开设有开口,开口内侧套设有轴承,轴承内侧套设有转轴7,安装板6和转轴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7底端设有第一车轮15,车架1顶端设有料斗13,车架1底端安装有机箱20,机箱20两侧设有第二车轮14。
[0023]其中,车架1两侧均设有第二活动轴19,第二活动轴19外侧套设有活动块,活动块顶端和料斗13底端焊接,车架1顶端设有缓冲垫,通过车架1两侧均设有第二活动轴19,实现料斗13可翻斗,方便建筑材料倾倒。
[0024]其中,料斗13两侧均焊接有提手杆16,车架1一侧焊接有拉杆17,料斗13一侧设有拉扣18,拉杆17和拉扣18卡合连接,通过料斗13两侧均焊接有提手杆16,方便工人提起料斗13进行倾倒,通过车架1一侧焊接有拉杆17,实现料斗13锁紧,避免移动时料斗13倾覆。
[0025]其中,转轴7顶端安装有扶手杆8,扶手杆8一端安装有把手,扶手杆8另一端设有转把9,转把9一侧设有手刹,通过转把9一侧设有手刹,实现刹车功能,增加产品安全性。
[0026]其中,扶手杆8顶端安装有延长杆10,延长杆10顶端安装有遮阳伞11,遮阳伞11一侧安装有挡雨帘12,通过延长杆10顶端安装有遮阳伞11,实现遮阳功能,避免夏季工人中暑,通过遮阳伞11一侧安装有挡雨帘12,实现挡雨功能,避免雨天工人被淋湿。
[0027]其中,机箱20两侧均设有开孔,开孔内侧套设有轴承,轴承内侧套设有传动轴22,机箱20和传动轴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传动轴22两端和第二车轮14固定安装,第一车轮15和第二车轮14轮胎均为实心轮胎,通过轴承内侧套设有传动轴22,实现产品驱动,通过第一车轮15和第二车轮14轮胎均为实心轮胎,实现耐磨防穿刺。
[0028]其中,机箱20内部底端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输出轴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底端设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一侧设有脚踏(3),所述脚踏(3)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4),所述固定杆(2)两侧均设有第一活动轴(5),所述第一活动轴(5)一端贯穿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和固定杆(2)通过第一活动轴(5)转动连接,所述车架(1)内侧焊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顶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侧套设有转轴(7),所述安装板(6)和转轴(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底端设有第一车轮(15),所述车架(1)顶端设有料斗(13),所述车架(1)底端安装有机箱(20),所述机箱(20)两侧设有第二车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均设有第二活动轴(19),所述第二活动轴(19)外侧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端和料斗(13)底端焊接,所述车架(1)顶端设有缓冲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3)两侧均焊接有提手杆(16),所述车架(1)一侧焊接有拉杆(17),所述料斗(13)一侧设有拉扣(18),所述拉杆(17)和拉扣(18)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龙张俊刘昌菊高源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