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轨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683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轨起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固定座,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座铰接,其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中空部、第一通槽和第一卡合部;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固定座铰接,其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和可与第一卡合部形成卡紧位的第二卡合部,第二固定杆穿过中空部;第一螺栓组,装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二螺栓组,装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三螺栓组,穿过第一通槽并与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一限位销,插装在一个第一通孔和一个第三通孔内;第二限位销,插装在一个第二通孔和一个第四通孔内;该护轨起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钢轨进行可靠固定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轨起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施工辅助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护轨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换轨、换枕等铁路施工作业过程中,铁路施工设备的行走机构通常没有设置专门的护轨装置,使得钢轨容易出现倾斜或偏移的现象,且两钢轨之间的距离也难以保持恒定,而这会导致铁路施工设备的行走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掉道的情况。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式是在进行换轨、换枕时,采用护轨架对钢轨进行固定,然而,现有的护轨架难以维持良好的固定状态,导致其对钢轨的固定效果较差,使得固定后的钢轨仍可能出现倾斜或偏移的问题;对此,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一些护轨起复装置,虽然此类护轨起复装置能够提高对钢轨的固定效果,但是此类护轨起复装置的结构复杂,操作麻烦,且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护轨起复装置。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轨起复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轨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绕自身的第一轴线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一轴线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三通孔可与任一所述第一通孔呈共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具有中空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一通槽和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通槽沿所述第一轴线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并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多个绕自身的第二轴线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第二轴线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四通孔可与任一所述第二通孔呈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过所述中空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卡紧位;第一螺栓组,所述第一螺栓组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第二螺栓组,所述第二螺栓组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第三螺栓组,所述第三螺栓组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杆连接;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限位销可插装在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三通孔内;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销可插装在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和一个所述第四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轨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成型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第一直角通槽或第一钝角通槽,所述第一直角通槽或所述第一钝角通槽沿所述第一轴线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且所述第一直角通槽或所述第一钝角通槽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成型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卡合部成型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第二直角通槽或第二钝角通槽,所述第二直角通槽或所述第二钝角通槽沿所述第二轴线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杆,且所述第二直角通槽或所述第二钝角通槽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成型有第二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轨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一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卡合部为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二接触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闯王岩张庆金王春艳符蓓栾林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