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桥臂电抗器散热的导流结构和目标送风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臂电抗器散热的导流结构和目标送风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电力大国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室外空气盐分含量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现有工程考虑使用户内的桥臂电抗器室。但阀厅、户内电气设备发热量大,为了保证室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停运时对设备进行有效防护,阀厅及户内等不同建筑空间将分别设置通风空调系统。
[0003]桥臂电抗器又称相电抗器或为阀电抗器,每个桥臂中串接一个桥臂电抗器,相电抗器与联接变压器漏抗共同形成换流器与交流系统之间传输功率的纽带,与联接变压器阀侧电压配合决定换流器的功率输送能力、实现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控制,抑制短路电流。现在有些工程受到电气绝缘的影响,桥臂电抗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均为若干组线圈绕组构成,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向环境中散发很大热量,为了保证桥臂电抗器的正常工作,必须保证户内的空气参数(温度、湿度及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臂电抗器散热的导流结构,位于桥臂电抗器(1)内,所述桥臂电抗器(1)包括上单元(2)和下单元(3),所述上单元(2)与下单元(3)之间留有空间,所述上单元(2)和下单元(3)均为若干圈线圈绕组,且中空,相邻的两圈线圈绕组之间留有空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导流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上单元(2)和下单元(3)之间中空的导流套(4)及设在所述上单元(2)内的导流锥柱(5),所述导流套(4)为上大下小的渐变结构,所述导流套(4)上下端均为开口,所述导流套(4)的下端与所述下单元(3)上端面的内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导流套(4)的上端与所述上单元(2)下端面的外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导流锥柱(5)由上至下包括上部柱体(6)和下部倒锥体(7),所述上部柱体(6)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单元(2)的内径,所述下部倒锥体(7)的顶面外径小于所述上单元(2)的内径,且所述上部柱体(6)与所述上单元(2)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下部倒锥体(7)的顶面与所述上单元(2)的内壁之间均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桥臂电抗器散热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柱体(6)与所述上单元(2)内壁之间的间距大小为所述上单元(2)相邻两圈线圈绕组之间空气通道的间距,所述上部柱体(6)的高度与所述上单元(2)的高度相同,所述下部倒锥体(7)的顶面与所述上单元(2)内壁之间的间距大小为所述上单元(2)相邻两圈线圈绕组之间空气通道的间距,所述下部倒锥体(7)的高度等于所述上单元(2)与下单元(3)之间留有空间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桥臂电抗器散热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套(4)的侧面为线形的渐变扩压式结构或内凹的渐变扩压式结构,所述下部倒锥体(7)的锥面为线型面或流线型面,所述上部柱体(6)的下端面与所述上单元(2)的下端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王劲伯,毛永东,马亮,杨金根,周国梁,梁言桥,许梓盼,王飞飞,刚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