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及端子料带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48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部和固定部,其中:连接部的上端部设有上切槽,上切槽处依次设有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均朝向端子本体的上方延伸;固定部上依次设有插簧和插针,插针的下端部设有下切槽,固定部的上端部设有倾斜的并向连接部延伸的插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插簧端子一端形成不同锥角的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并设置定位卡槽,便于将不同线径的线束连接固定在插簧端子一端;通过设置与插入方向相反的弹性臂作为插簧,配合长直的插针,可轻松将插簧端子的另一端部伸入接线座内并卡住固定,避免插簧端子松脱导致的线路接触不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端子料带组合。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端子料带组合。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端子料带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及端子料带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车用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及端子料带组合。

技术介绍

[0002]插簧端子是一种常用的接线端子,一端连接导线,另一端固定在插接装置的接线座中,并与其内的插针相接,实现电路导通。在实际的电路维修操作中,电路的异常大多是由于插簧端子与接线座接触不良引起的;因此,为了确保线路的正常使用,插簧端子一般需要定期检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及端子料带组合,便于将不同线径的线束连接固定在插簧端子一端,并可轻松将插簧端子的另一端部伸入接线座内并卡住固定,避免插簧端子松脱导致的线路接触不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包括金属管结构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和所述固定部的下端部均为不封闭的半包围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上切槽,所述连接部上在所述上切槽处沿其延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均朝向所述端子本体的上方延伸;所述固定部上沿所述端子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有插簧和插针,所述插针的下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下切槽,所述下切槽延伸到所述端子本体上,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部设有倾斜的并向所述连接部延伸的插簧。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端子本体共同形成倒锥形的第一U形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端子本体共同形成倒锥形的第二U形扣;所述端子本体上在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有倒锥形的第三U形扣,所述第三U形扣的第三锥角大于所述第二U形扣的第二锥角。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U形扣的底端部设有一条以上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端子本体的延伸方向垂直。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簧包括设在所述固定部上并沿轴向延伸的插簧槽,所述插簧槽的侧壁上连接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端部朝向所述连接部。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插簧均与所述端子本体一体成型。
[0011]本技术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端子料带组合,包括一体成型的料带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插簧端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料带相接;所述料带上排列有定位孔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插簧端子一端形成不同锥角的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并设置定位卡槽,便于将不同线径的线束连接固定在插簧端子一端;通过设置与插入方向相反的弹性臂作为插簧,配合长直的插针,可轻松将插簧端子的另一端部伸入接线座内并卡住固定,避免插簧端子松脱导致的线路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A

A剖面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B

B剖面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插簧端子;11、端子本体;12、连接部;13、固定部;14、上切槽;15、第一连接扣;16、第二连接扣;17、插簧;171、插簧槽;172、弹性臂;18、插针;19、下切槽;20、定位卡槽;30、料带;31、定位孔槽;1、第一U形扣;2、第二U形扣;3、第三U形扣;b、第二锥角;c、第三锥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10,包括金属管结构的端子本体11,端子本体11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部12和固定部13,连接部12的上端部和固定部13的下端部均
为不封闭的半包围结构,其中:连接部12的上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上切槽14,连接部12上在上切槽14处沿其延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连接扣15、第二连接扣16,第一连接扣15、第二连接扣16均朝向端子本体11的上方延伸;固定部13上沿端子本体1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有插簧17和插针18,插针18的下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下切槽19,下切槽19延伸到端子本体11上,固定部13的上端部设有倾斜的并向连接部12延伸的插簧17。
[0022]具体的,第一连接扣15与端子本体11共同形成倒锥形的第一U形扣1;第二连接扣16与端子本体11共同形成倒锥形的第二U形扣2;端子本体11上在第二连接扣16与固定部13之间形成有倒锥形的第三U形扣3,第三U形扣3的第三锥角c大于第二U形扣2的第二锥角b。
[0023]应用时,线束伸入到端子本体11,并卡入U形扣内,与第一连接扣15或第二连接扣16相接,连接便捷。在本实施例中,倒锥的U形扣的锥角逐渐变大,便于卡入并固定不同线径的线束,使用方便。
[0024]具体的,第二U形扣2的底端部设有一条以上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管结构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和所述固定部的下端部均为不封闭的半包围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上切槽,所述连接部上在所述上切槽处沿其延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均朝向所述端子本体的上方延伸;所述固定部上沿所述端子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有插簧和插针,所述插针的下端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下切槽,所述下切槽延伸到所述端子本体上,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部设有倾斜的并向所述连接部延伸的插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针型插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端子本体共同形成倒锥形的第一U形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端子本体共同形成倒锥形的第二U形扣;所述端子本体上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洪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乾威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