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型钢管柱浇灌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392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箱型钢管柱浇灌漏斗,属于混凝土灌注技术领域。该浇灌漏斗,包括浇灌组件和夹持组件,通过设置浇灌组件和夹持组件,在对箱型钢管柱灌注混凝土时,将浇灌组件套接在箱型钢管柱上,使用夹持组件对出料软管进行固定,混凝土通过漏斗流入箱型钢管柱内部,同时将振捣器插入插孔,施工过程中边浇筑边振捣,振捣器随着浇筑高度升高同步调整插入插孔的深度,不需要关闭汽车泵,解决了传统的箱型钢管柱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存在的出料软管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用手固定位置,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型钢管柱浇灌漏斗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灌注
,具体而言,涉及箱型钢管柱浇灌漏斗。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箱型钢管柱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为,将汽车泵出料软管对准箱型钢管柱后启动汽车泵,混凝土通过出料软管将混凝土灌注到箱型钢管柱的内部,出料软管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用手固定位置后进行灌注,浪费人力,同时,在灌注一定深度后,需要关闭汽车泵停止混凝土灌注,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后,将振捣器取出,再次启动汽车泵继续进行混凝土灌注,然后进行重复,直至完成,单根箱型钢管柱灌注混凝土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1.5m,每段振捣不小于30s,按照平均高度6m计算,传统浇灌需拔插振捣器和启动、关闭汽车泵各8次,浇灌一根箱型钢管柱时间为24min,传统的箱型钢管柱灌注混凝土方式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工消耗以及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箱型钢管柱浇灌漏斗,通过设置浇灌组件和夹持组件,在对箱型钢管柱灌注混凝土时,将浇灌组件套接在箱型钢管柱上,使用夹持组件对出料软管进行固定,混凝土通过漏斗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箱型钢管柱浇灌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灌组件(1),所述浇灌组件(1)包括底座(11)和漏斗(12),所述漏斗(12)自上而下贯通连接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一侧,所述底座(11)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插孔(111);夹持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立柱(21)、固定座(22)、第一夹持臂(23)、第一连杆(24)、第二夹持臂(25)、第二连杆(26)、固定块(27)、拉杆(28)、把手(29)、限位块(210)和弹簧(211),所述固定座(2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21),所述通孔(221)的内壁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22),所述拉杆(28)贯通所述通孔(221),所述限位块(210)设置于所述拉杆(28)的表面,所述限位块(210)的外壁与所述限位槽(222)的内壁接触,所述把手(29)安装于所述拉杆(28)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弹簧(211)套设于所述拉杆(28)的表面,所述弹簧(21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210)远离所述把手(29)的一侧接触,所述弹簧(211)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槽(222)的内壁接触,所述拉杆(28)远离所述把手(29)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81),所述固定块(27)套设于所述环形槽(281)内,与所述拉杆(28)卡接,所述固定块(27)与所述拉杆(28)远离所述把手(2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2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2)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27)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2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夹持臂(2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2)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27)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皓凡潘鹏杨升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