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碗型地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21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扣碗型地固件,包括土工袋和填充于土工袋内的内部填充物,土工袋主要由主体袋和顶盖组成,主体袋的底部形成向上内凹的凹陷部;凹陷部的顶点处固接有一穿带环,还包括两条带状的连接带,每条连接带的凹陷部段主体袋的底部相固定,并且两条凹陷部段在凹陷部的顶点处相交,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分别穿经穿带环后与对应的顶盖短段对接固连并绷紧,且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和顶盖短段皆压抵于将主体袋的顶部开口封闭且压抵于内部填充物上的顶盖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扣碗型地固件形态保持更加稳定,同时能使地固件下方土体进一步排水、密实、固结,提高土体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并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并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并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碗型地固件


[0001]本技术属于软基加固和环保
,尤其是涉及一种扣碗型地固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速,大量的高速公路、高铁、桥梁等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基加固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的难题。软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很多,但多存在处理周期长、环境不友好、高能耗等问题。
[0003]采用砌块进行软基加固处理,是比较高效、环保的处理方式,现有砌块多采用整体一体式的结构,有由软包装内装砂土而成的柔性砌块,也有硬性材质预制而成的硬性砌块,两种各有优缺点。对于高含水率的软地基的加固处理,往往需要既能保型、又能透水的柔性砌块进行处理加固。另外,还需对柔性砌块进行结构改进,以防止其在软基上沿水平方向的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扣碗型地固件,具体为:
[0005]扣碗型地固件,包括土工袋和填充于土工袋内的内部填充物,土工袋主要由主体袋和顶盖组成,主体袋的侧边和底部为封闭结构,底部形成向上内凹的凹陷部;凹陷部的顶点处固接有一穿带环,还包括两条带状的连接带,每条连接带依次划分为顶盖长段、第一对角段、凹陷部段、第二对角段和顶盖短段,其中凹陷部段主体袋的底部相固定,并且两条连接带的凹陷部段在凹陷部的顶点处相交,每条连接带的第一对角段和第二对角段分别与主体袋的侧边角落相固定,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分别穿经穿带环后与对应的顶盖短段对接固连并绷紧,且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和顶盖短段皆压抵于将主体袋的顶部开口封闭且压抵于内部填充物上的顶盖之上。
[0006]主体袋的形状为扁平的立方体。
[0007]穿带环为采用与主体袋同材质的材料制成的软性带状体,两端分别与凹陷部顶点处缝接固定,中段与顶点处形成可供穿过连接带的通过孔。
[0008]顶盖长段与对应的顶盖短段采用打结的方式固定连接;或采用钩环方式固接。
[0009]两条连接带位于土工袋底部的相交点紧邻位于穿带环内的相交点。本技术的扣碗型地固件更加稳定,同时能使地固件下方土体进一步排水、密实、固结,提高土体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并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
附图说明
[001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扣碗型地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利用模具进行装填操作的示意图;
[0013]图3为顶盖进行封闭连接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6]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扣碗型地固件,包括土工袋和填充于土工袋内的内部填充物以及形态保持结构。
[0017]土工袋主要由主体袋1和顶盖2组成,主体袋1的形状可为的扁平的立方体(如图中所示),也可以为的三棱扁平柱体、五棱扁平柱体或六棱扁平柱体,或者为圆柱体,主体袋1的高度小于其自身的边长。
[0018]顶盖2负责将主体袋1的顶部开口进行封闭或打开;
[0019]主体袋1的侧边和底部为封闭结构;
[0020]主体袋1的底部形成向上内凹的凹陷部;
[0021]形态保持结构则是用于维持凹陷部的形态,具体的,凹陷部的顶点处即主体袋底部的中心处固接有一穿带环3,穿带环3可以为一带状体,比如采用与主体袋同材质的材料制成的软性带状体,两端分别与凹陷部顶点处缝接固定,中段与顶点处形成可供穿过连接带的通过孔。
[0022]还包括两条带状的连接带4,每条连接带根据位于土工袋的位置的不同依次划分为顶盖长段41、第一对角段42、凹陷部段43、第二对角段44和顶盖短段55,其中凹陷部段43通过缝制或其他方式与主体袋1的底部相固定,并且两条连接带4的凹陷部段在主体袋1底部的中心点即凹陷部的顶点处相交,即两条连接带4位于主体袋1底部的相交点位于凹陷部的顶点处,每条连接带的第一对角段和第二对角段分别与主体袋的侧边角落相固定,每条连接带4的顶盖长段41分别穿经凹陷部顶点处的穿带环3后与对应的顶盖短段55在图中附图标记46所示处对接固连,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打结,也可以采用钩环方式或其他既简单经济又牢固的固接方式;位于顶盖处的两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在穿带环3处相交但可以不进行相互之间直接的固接,只需依靠穿带环3来维持两条顶盖长段的相交状态。
[0023]即两条连接带既有位于土工袋底部的相交点,也有位于穿带环内的相交点,两处相交点通过穿带环3相紧邻,进一步有利于形态的保持。
[0024]图2给出了一种对本专利技术的扣碗型地固件进行装填操作的非常简易的模具,模具5包括四边包围的框体,底板可以是平的,甚至为了减轻重量可以不带底板,直接放置于地面,以地面作为底板;相对两侧的侧框上端中心处各焊接固定有一穿棒环51,用于穿设定位一支撑棒52,支撑棒52还穿经主体袋1底部的穿带环3,先借助支撑棒保持凹陷部的形态,然后向主体袋内填装内部填充物,完成填装后,将两条连接带各自的顶盖长段分别穿过穿带环3后与对应的顶盖短段固接并绷紧,并且将顶盖对主体袋1的顶部开口进行封闭,且使得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和顶盖短段皆压抵于顶盖之上,通过顶盖提供对连接带的承托,避免若连接带直接与内部填充物接触,连接带易相对于内部填充物陷入太深,对凹陷部的形态保持不利。完整整体的封装后,将支撑棒从穿带环3和穿棒环中抽走,起吊地固件使之与
模具脱离。
[0025]本技术的扣碗型地固件整体进行移动以及地固件放置于软基上时,在形态保持结构作用下,始终保持张力确保凹陷部不会塌陷,尤其适用于含水率较高的超软地基,此种结构的砌块放置于超软地基上时,由于超软地基含水率高,触变性强,承载力差,因此砌块会在自重和上部荷载强制加压的作用下下沉,在下沉过程中,底部凹陷部具有形状保持功能,下方的土体被撑起成与凹陷部形状相匹配的凸起,从而既可减小沉降量,又可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
[0026]在主体袋顶端边缘角落处还可固接有吊环(图中未示),以便起吊机吊运;也可以利用中心处的穿带环3起吊。
[0027]如图1所示,顶盖可以由一片一体组成;也可以如图2所示由两片顶部片20对接组成;也可以由与其柱体边数数量相同的三角型或方型顶部片叠加固定组成,例如主体袋1为立方体,柱体边数为四个,顶部片的数量也为四个;如采用三角形顶部片,四个三角形顶部片相连部位可通过魔术贴相粘连实现封闭。若采用方向顶部片,可以先如图3所示,相对的两个顶部片20对接,然后利用其上相邻近处分别设置的锁环21、带有魔术贴的锁带22,由锁带穿过对应的锁环后折返粘连从而将顶部进行封闭,然后另一对顶部片(为避免混淆,图3未示出另一对顶部片)按此方法对接。
[0028]当主体袋为五棱柱体时,顶盖可由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扣碗型地固件,包括土工袋和填充于土工袋内的内部填充物,土工袋主要由主体袋和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袋的侧边和底部为封闭结构,底部形成向上内凹的凹陷部;凹陷部的顶点处固接有一穿带环,还包括两条带状的连接带,每条连接带依次划分为顶盖长段、第一对角段、凹陷部段、第二对角段和顶盖短段,其中凹陷部段主体袋的底部相固定,并且两条连接带的凹陷部段在凹陷部的顶点处相交,每条连接带的第一对角段和第二对角段分别与主体袋的侧边角落相固定,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分别穿经穿带环后与对应的顶盖短段对接固连并绷紧,且每条连接带的顶盖长段和顶盖短段皆压抵于将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津生肖仕龙冯彬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鼎元软地基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