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586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开设在移动电源本体侧面的散热口,移动电源本体的前方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接口,移动电源本体上设置有卡紧防脱落机构,移动电源本体上还设置有移动防尘机构,卡紧防脱落机构包括开设在凹槽内壁两侧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该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通过卡紧防脱落机构的设置,可在电源接口处对充电线接口的进行挤压,有效减小充电线脱落的风险,进而不会影响充电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移动防尘机构的设置,在移动电源本体不使用时,可对散热口进行遮挡,减少灰尘的附着,进而不会影响移动电源正常散热工作。进而不会影响移动电源正常散热工作。进而不会影响移动电源正常散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
,具体为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
[0003]现有的移动电源在进行充电时一般是将充电线直接插接在电源接口处,在使用过程中,若对充电线进行拉扯易造成充电线脱落,影响充电工作的顺利进行,且移动电源一般设置有散热口用于散热,时间久后,散热口易有灰尘堆积,影响移动电源的正常散热,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解决了现有的移动电源在进行充电时一般是将充电线直接插接在电源接口处,在使用过程中,若对充电线进行拉扯易造成充电线脱落,影响充电工作的顺利进行,且移动电源一般设置有散热口用于散热,时间久后,散热口易有灰尘堆积,影响移动电源的正常散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开设在移动电源本体侧面的散热口,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前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移动电源本体上设置有卡紧防脱落机构,所述移动电源本体上还设置有移动防尘机构。
[0006]所述卡紧防脱落机构包括开设在凹槽内壁两侧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有贯穿至电源接口内部的卡紧杆,两个所述卡紧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橡胶垫,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前方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转动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有转盘,两个所述卡紧杆的表面均固定有贯穿至移动电源本体外部的连杆,两个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前方开设有与连杆配合使用的移动槽。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防尘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移动电源本体侧面的防尘挡板,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磁条。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侧面固定有与第一磁条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的顶部与第二磁条的底部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磁条与第一磁条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异性磁极。
[0010]优选的,所述防尘挡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三磁条,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侧面固定有第四磁条。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磁条与所述第四磁条配合使用,所述第三磁条与第四磁条相互
靠近的一侧为异性磁极。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通过在卡紧防脱落机构包括开设在凹槽内壁两侧的滑槽,两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有贯穿至电源接口内部的卡紧杆,两个卡紧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橡胶垫,移动电源本体的前方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右侧转动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有转盘,通过卡紧防脱落机构的设置,可在电源接口处对充电线接口的进行挤压,有效减小充电线脱落的风险,进而不会影响充电工作的顺利进行。
[0015](2)、该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通过在移动防尘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移动电源本体侧面的防尘挡板,移动电源本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磁条,移动电源本体的侧面固定有与第一磁条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条,第一磁条的顶部与第二磁条的底部接触,通过移动防尘机构的设置,在移动电源本体不使用时,可对散热口进行遮挡,减少灰尘的附着,进而不会影响移动电源正常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卡紧防脱落机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移动电源本体局部结构的主剖视图。
[0021]图中:1

移动电源本体、2

散热口、3

凹槽、4

电源接口、5

卡紧防脱落机构、51

滑槽、52

卡紧杆、53

橡胶垫、54

固定块、55

双向螺纹杆、56

移动块、57

转盘、58

连杆、59

移动槽、6

移动防尘机构、61

防尘挡板、62

第一磁条、63

第二磁条、64

第三磁条、65

第四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和开设在移动电源本体1侧面的散热口2,移动电源本体1的前方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接口4,移动电源本体1上设置有卡紧防脱落机构5,移动电源本体1上还设置有移动防尘机构6。
[0024]卡紧防脱落机构5包括开设在凹槽3内壁两侧的滑槽51,两个滑槽51的内壁均滑动有贯穿至电源接口4内部的卡紧杆52,两个卡紧杆5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橡胶垫53,便于增大与充电线接口之间的摩擦,有效防止充电线接口脱离电源接口4,移动电源本体1的
前方固定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右侧转动有双向螺纹杆55,表面两侧螺纹方向反向设置,双向螺纹杆55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6,双向螺纹杆55的右端固定有转盘57,两个卡紧杆52的表面均固定有贯穿至移动电源本体1外部的连杆58,两个移动块56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连杆58的表面固定连接,移动电源本体1的前方开设有与连杆58配合使用的移动槽59。
[0025]移动防尘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移动电源本体1侧面的防尘挡板61,移动电源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磁条62,移动电源本体1的侧面固定有与第一磁条62配合使用的第二磁条63,第一磁条62的顶部与第二磁条63的底部接触,第二磁条63与第一磁条62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异性磁极,利用异性磁极之间相互吸附原理对防尘挡板61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松动的电源接口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和开设在移动电源本体(1)侧面的散热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前方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接口(4),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上设置有卡紧防脱落机构(5),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上还设置有移动防尘机构(6);所述卡紧防脱落机构(5)包括开设在凹槽(3)内壁两侧的滑槽(51),两个所述滑槽(51)的内壁均滑动有贯穿至电源接口(4)内部的卡紧杆(52),两个所述卡紧杆(5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橡胶垫(53),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前方固定有固定块(54),所述固定块(54)的右侧转动有双向螺纹杆(55),所述双向螺纹杆(55)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6),所述双向螺纹杆(55)的右端固定有转盘(57),两个所述卡紧杆(52)的表面均固定有贯穿至移动电源本体(1)外部的连杆(58),两个所述移动块(56)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连杆(5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的前方开设有与连杆(58)配合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舒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