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注浆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包括灌浆管、撑力轴承、三通管、进浆阀门、出浆阀门和排气管,所述撑力轴承套设于灌浆管的一端,所述三通管设置于灌浆管靠近撑力轴承的端部,所述进浆阀门和出浆阀门通过三通管与灌浆管连接,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进浆阀门连接,另一端贯穿灌浆管内部,并伸出灌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得注浆时的气体可以及时排出,提升了浆液的密实度,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装效率;还可以减少注浆后浆液沿钻孔回返流出孔外的现象,且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注浆孔,进一步提升了止浆塞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提升了止浆塞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提升了止浆塞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注浆设备技术的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灌浆工程广泛的应用在良好的围岩柔性支护以及公路、铁路、水利、隧道的超前支护、边坡支护、基坑支护等工程中。隧道灌浆分为回填和固结两种,通过压力注浆回填灌浆可填充衬砌与围岩之间的孔隙,紧密结合,共同受力,以发挥围岩的弹性抗力作用,并减少渗漏。固结灌浆可固结破碎岩体,提高围岩整体性,减少围岩压力,保证围岩的弹性抗力,减少渗漏,隔断地下水及杆体防腐,从而达到良好的支护目的。
[0003]隧洞工程采用基岩面预注浆时,在注浆孔中暂不注浆洞段安装有浆液控制装置,由于浆液对岩体裂隙或孔隙的充塞作用,裂隙或孔隙将逐渐变小,吸浆量也逐渐变低,相应的注浆压力呈递增趋势。而浆液中存在气体,这种气体会对浆液的密实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体不能完全排除,影响浆液密实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包括灌浆管、撑力轴承、三通管、进浆阀门、出浆阀门和排气管,所述撑力轴承套设于灌浆管的一端,所述三通管设置于灌浆管靠近撑力轴承的端部,所述进浆阀门和出浆阀门通过三通管与灌浆管连接,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进浆阀门连接,另一端贯穿灌浆管内部,并伸出灌浆管。
[0007]优选的,所述灌浆管的端部外侧设有丝扣,所述撑力轴承通过丝扣与灌浆管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灌浆管外侧还设有通过丝扣连接的压紧环,所述压紧环位于撑力轴承上方,且与撑力轴承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压紧环外侧设有转动把手。
[0010]优选的,所述灌浆管外侧还套设有辅助圈,所述辅助圈位于撑力轴承远离压紧环的一侧,所述辅助圈由吸水膨胀的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辅助圈设有多个。
[0012]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辅助圈之间设置有垫片。
[0013]优选的,所述垫片由柔性材料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灌浆管外侧还套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位于辅助圈与撑力轴承之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灌浆管作为支撑主体将各个部件进行连接,撑力轴承是为了辅助止浆塞插入到注浆孔中,便于操作人员对灌浆管施加压力,可以对灌浆管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在注浆
时,打开灌浆管阀门,浆液从灌浆管中进入注浆孔,浆液中的气体可以从排气管排出,从而可以提升浆液的密实度,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该止浆塞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
[0017]压紧环可以对撑力轴承起到压紧和延伸的作用,转动压紧环,压紧环在丝扣的作用下沿灌浆管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撑力轴承在压紧环的作用下同时移动,从而便于人员将撑力轴承挤压进注浆孔中。
[0018]遇水后,吸水膨胀的材料制成的辅助圈吸收水分,体积膨胀,使得辅助圈依附在注浆孔内壁上,同时,垫片处于两个膨胀的辅助圈之间,可以对加强相邻的两个辅助圈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和稳定性,不仅减少了注浆过程中浆液沿注浆孔回返流出的现象,还可以使止浆塞适应不同直径的注浆孔,提升了止浆塞的密封性,设置多个辅助圈则是为了便于对辅助圈在注浆管上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止浆塞能够适应不同深度的注浆孔,提升了止浆塞的灵活性。
[0019]连接套筒可以对灌浆管起到承载作用,使得灌浆管能够垂直的放置于注浆孔中,使得止浆塞与注浆锚杆的方向平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灌浆管;2、连接套筒;3、辅助圈;4、排气管;5、压紧环;6、撑力轴承;7、垫片;8、转动把手;9、三通管;10、进浆阀门;11、出浆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参照图1、2,包括灌浆管1、撑力轴承6、三通管9、进浆阀门10、出浆阀门11和排气管4,本实施例中灌浆管1由Q235钢制成,直径为32mm。
[0025]三通管9螺纹连接于灌浆管1靠近撑力轴承6的端部,进浆阀门10和出浆阀门11通过三通管9与灌浆管1连接,本实施例中进浆阀门10为两片式球阀,出浆阀门11为球阀。
[0026]排气管4的一端与进浆阀门10连接,另一端贯穿灌浆管1内部,并伸出灌浆管1,本实施例中排气管4的直径为15mm。
[0027]撑力轴承6套设于灌浆管1的一端,灌浆管1的端部外侧设有丝扣,撑力轴承6通过丝扣连接于灌浆管1外侧,撑力轴承6是为了辅助止浆塞插入到注浆孔中,便于操作人员对灌浆管1施加压力,可以对灌浆管1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转动撑力轴承6即可实现灌浆管1与撑力轴承6的连接和调整。
[0028]灌浆管1外侧还设有通过丝扣连接的压紧环5,压紧环5位于撑力轴承6上方,且与撑力轴承6接触。压紧环5可以对撑力轴承6起到压紧和延伸的作用,便于人员将撑力轴承6挤压进注浆孔中。为了便于人员对压紧环5进行操作,压紧环5外侧设有一体成型的转动把手8,本实施例中转动把手8有两个,且沿压紧环5外侧对称垂直设置。
[0029]灌浆管1远离撑力轴承6的一端还套设有辅助圈3,辅助圈3由吸水膨胀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由吸水膨胀橡胶制成。遇水后,吸水膨胀的材料制成的辅助圈3吸收水分,体积膨胀,使得辅助圈3依附在注浆孔内壁上,不仅减少了注浆过程中浆液沿注浆孔回返流出的现象,还可以使止浆塞适应不同直径的注浆孔,提升了止浆塞的使用灵活性。
[0030]辅助圈3设有多个,多个辅助圈3是为了便于根据灌浆孔的深度对辅助圈3的长度进行调整,有助于提升止浆塞的灵活性,本实施例中辅助圈3有三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辅助圈3之间设置有垫片7,可以对加强相邻的两个辅助圈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浆液从辅助圈3缝隙溢出的可能性,有助于提升止浆塞的密封性。垫片7由柔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垫片7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柔性材料制成的垫片可以对辅助圈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增加辅助圈的使用寿命。
[0031]灌浆管1外侧还套设有连接套筒2,连接套筒2位于辅助圈3与撑力轴承6之间。连接套筒2可以对灌浆管1起到承载作用,使得灌浆管1能够垂直的放置于注浆孔中,使得止浆塞与注浆锚杆的方向垂直。连接套筒2的长度可以根据撑力轴承6与辅助圈3之间的距离进行自行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止浆塞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0032]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的实施原理为:
[0033]步骤1:将撑力轴承6顺着灌浆管1的丝扣转动到底部,使撑力轴承6固定在灌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浆管(1)、撑力轴承(6)、三通管(9)、进浆阀门(10)、出浆阀门(11)和排气管(4),所述撑力轴承(6)套设于灌浆管(1)的一端,所述三通管(9)设置于灌浆管(1)靠近撑力轴承(6)的端部,所述进浆阀门(10)和出浆阀门(11)通过三通管(9)与灌浆管(1)连接,所述排气管(4)的一端与进浆阀门(10)连接,另一端贯穿灌浆管(1)内部,并伸出灌浆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1)的端部外侧设有丝扣,所述撑力轴承(6)通过丝扣与灌浆管(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排气稳压功能的止浆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1)外侧还设有通过丝扣连接的压紧环(5),所述压紧环(5)位于撑力轴承(6)上方,且与撑力轴承(6)接触。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龙,黄欢,王振林,李玉邦,李荣军,党建涛,任喜平,李卓,何雪涛,樊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