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468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属于供水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配水管网存在滞水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供水系统,包括:供水主管,以备将外界供水引入建筑户内;供水模块,所述供水模块的数量为n,n≥1,所有供水模块分别与所述供水主管连通,并铺设于建筑户内;其中,所述供水模块包括供水支管和用水器具,用水器具的进水口与两路供水支管连通,且供水支管、用水器具与至少一部分供水主管闭环连通,在供水模块中形成环形供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以上供水模块,以便对供水系统进行管理及维修,且每个供水模块以环状方式布置,供水模块内任一用水器具出流,使整个供水模块中的水更新一次,改善了管道因支状布置导致的死水区引起的水质变质问题。质变质问题。质变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水
,尤其涉及一种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户内配水管道是二次供水到达用水点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保障最后一公里供水水质的关键点,建筑户内配水管对水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0003]户内末端配水管水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室内温度、管道布置方式、停留时间、管材材质和管径等,其中,管道布置方式对水质的影响尤为明显。经调查,瑞士10户不同区域的家用水龙头停留12h后的出水质进行检测,被检测的10户水龙头出水中细菌总数均比各自配水干管中增高一个数量级,12h内建筑户内配水管中细菌总数平均每小时的增长速率达22%。
[0004]目前,户内给水管的布置方式多采用三通串连的支状敷设形式,如图1和图2,该种形式虽具有节省管材和管件、施工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形式使洁具单支管存在滞水区。如图1~图2这种建筑户内管道布置方式增加了因滞水区而引起的水质污染风险,使得建筑户内配水支管中微生物迅速滋长,当微生物数量增长到一定规模后管壁将形成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很难去除,造成建筑户内配水管网的生物隐患,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1),以备将外界供水引入建筑户内;供水模块(2),所述供水模块(2)的数量为n,n≥1,所有供水模块(2)分别与所述供水主管(1)连通,并铺设于建筑户内;其中,所述供水模块(2)包括供水支管(21)和用水器具(22),用水器具(22)的进水口与两路供水支管(21)连通,且供水支管(21)、用水器具(22)与至少一部分供水主管(1)闭环连通,在供水模块(2)中形成环形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器具(22)通过三通管件(3)与两路供水支管(21)连通;所述三通管件(3)包括一个排水端口(31)以及两个入水端口(32),三个端口彼此贯通;所述排水端口(31)与所述用水器具(2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两个入水端口(32)分别与所述两路供水支管(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件(3)为双承弯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供水模块(2)内的用水器具(22)的数量为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睿赵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