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67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运输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包括外箱体、减震层和密封袋;所述外箱体包括可开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内壁上,用于包覆所述密封袋;所述密封袋位于所述减震层内,用于真空密封吸附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箱体的内壁上设置减震层,能够减小磕碰对吸附管产生的影响,便于运输携带,避免了物理碰撞及泄漏污染;采用密封袋对吸附管进行密封,不仅能够避免吸附管与外界空气接触,还能够对吸附管产生限位的作用,能够延长吸附管的保存时间,不但可以大大增加VOCs回顾分析的时间范围,更使VOCs吸附管采样测试分析可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可在常温环境下长期保存吸附管样品。保存吸附管样品。保存吸附管样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器材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VOCs(挥发性有机物),其定义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即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至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
[0003]环境空气中VOCs的浓度是污染情况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对于VOCs 的监测检测在各个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应的,各个领域均有对应的空气中VOCs的采集和检测标准来规范及执行。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有HJ644

2013“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民用建筑工程验收领域有GB 50325

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在人居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控制领域有GB 18883

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商业公共卫生场所有GB 18204

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在职业卫生领域有GBZ/T 300.59

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59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各种行业地方标准等。
[0004]上述标准中所采用的采集空气中VOCs的方法均是让空气流经吸附管,从而使VOCs类物质驻留在吸附管中的填料上(填料可为各种不同材料,例如活性炭、分子筛、TENAX

TA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而后运输回实验室及时进行分析。
[0005]在上述标准以及所有相关标准中,均建议吸附管采集完样品后保存时长不超过14天即进行分析,否则容易造成吸附VOCs类物质的流失,使检测失准。而在运输过程中,样品也极易受到环境空气的干扰、泄漏、湿度(水) 的影响,从而不易长期放置,必须及时分析。
[0006]现有的吸附管保存方法一般是在吸附管两端使用黄铜螺母进行封口,在黄铜螺母和吸附管之间使用聚四氟衬垫来密封。其效果并不理想,在运输过程中黄铜螺母容易松动脱落,并且这种密封方法只可保存14天左右,不能达到长时间保存的目的。因此,如何延长吸附管的保存时间,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包括外箱体、减震层和密封袋;所述外箱体包括可开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内壁上,用于包覆所述密封袋;所述密封袋位于所述减震层内,用于真空密封吸附管。
[0009]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在闭合时扣接连接,所述下箱体在扣合沿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在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闭合时密封所述外箱体。
[0010]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减震层上设有活性炭层,用
于吸附所述外箱体和所述密封袋之间的水汽及有机物。
[0011]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密封袋抽真空的手泵;所述手泵上安装有抽气管,所述密封袋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手泵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单向阀可拆卸的连接。
[0012]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用于在所述密封袋内为吸附管提供放置位置;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容纳吸附管。
[0013]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分别与多个所述放置槽连通,并与所述单向阀相连,用于在抽真空时将所述密封袋内的空气导入到所述单向阀处。
[0014]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塑封元件,所述塑封元件包括上塑封型口和下塑封型口;所述上塑封型口安装在所述上箱体上,所述下塑封型口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上塑封型口和所述下塑封型口在所述外箱体闭合时相贴合,用于在加热时塑封形成所述密封袋。
[0015]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卷材筒,所述卷材筒上缠绕有薄膜;所述卷材筒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用于供应所述薄膜以制作所述密封袋。
[0016]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裁刀,所述裁刀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位于所述塑封元件和所述卷材筒之间,用于裁断所述薄膜。
[0017]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塑封型口和所述下塑封型口均呈凵型,开口位于背离所述裁刀。
[0018]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一容置模,所述第一容置模与所述下箱体卡接连接;所述第一容置模上设有卷材槽和第一容纳槽;所述卷材槽用于容纳所述卷材筒,所述卷材筒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卷材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下塑封型口内,用于所述密封袋的成型和容纳。
[0019]如上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箱体内设有第二容置模,所述第二容置模与所述上箱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容置模上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为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密封袋。
[0020]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1]在本技术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中,外箱体的内壁上设置减震层,能够减小磕碰对吸附管产生的影响,便于运输携带,避免了物理碰撞及泄漏污染;采用密封袋对吸附管进行密封,不仅能够避免吸附管与外界空气接触,还能够对吸附管产生限位的作用,防止密封袋内的多个吸附管之间产生碰撞、发生气体交换,因而能够延长吸附管的保存时间,不但可以大大增加VOCs 回顾分析的时间范围,更使VOCs吸附管采样测试分析可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可在常温环境下长期保存吸附管样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下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袋的成型示意图。
[0026]图中:1

上箱体;2

第二容置模;3

第二容纳槽;4

下箱体;5

第一容置模;6

手泵;7

下塑封型口;8

吸附管;9

裁刀;10

卷材筒;11

第一容纳槽; 12

抽气管;13

单向阀;14

放置槽;15

导气槽;16

薄膜;17

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减震层和密封袋;所述外箱体包括可开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内壁上,用于包覆所述密封袋;所述密封袋位于所述减震层内,用于真空密封吸附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在闭合时扣接连接,所述下箱体在扣合沿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在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闭合时密封所述外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上设有活性炭层,用于吸附所述外箱体和所述密封袋之间的水汽及有机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密封袋抽真空的手泵;所述手泵上安装有抽气管,所述密封袋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手泵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抽气管与所述单向阀可拆卸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用于在所述密封袋内为吸附管提供放置位置;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容纳吸附管;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分别与多个所述放置槽连通,并与所述单向阀相连,用于在抽真空时将所述密封袋内的空气导入到所述单向阀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管保存运输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涛朱求源徐宇哲周爱民王欣欣亓学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