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67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无菌储液瓶,无菌储液瓶的前侧设置有负压球,负压球的前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一,负压球的后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二,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的前后侧面中心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口,通口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轴,弹簧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侧面滑动连接通口的内壁,密封板二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负压球的上方设置有转动轴和圆盖,密封板一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圆管,转动轴的圆周侧面下端开设有螺纹,转动轴下端螺纹连接螺纹管的内壁上端,解决了目前没有专用的尿培养收集装置导致操作繁琐容易污染的技术问题。操作繁琐容易污染的技术问题。操作繁琐容易污染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膀胱癌是最常见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回肠膀胱术曾被认为是膀胱癌尿流改道的金标准,此种术式通过截取患者15

20cm回肠袢与输尿管缝合,在患者右下腹做一直切口,将回肠膀胱的远端拉出,外翻回肠段形成约2cm长的乳头,回盲管仅仅作为尿液的通道,并不具备存储功能,患者术后需通过佩戴集尿袋收集尿液。
[0003]现有临床中并没有对上述患者专用的尿培养留取装置,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收集尿培养标本。1.采用导尿管插入到造口乳头中来进行尿液抽取,然后再将尿液注入无菌干燥管中,该操作收集足量的尿液时间相对较长且容易发生污染。2.移除造口底盘及造口袋,将无菌容器放在造口下面收集,收集完毕安装新的造口底盘及造口袋,此种收集方法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操作时间较长。因此,对上述患者需要一种经济简便的尿培养留取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以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尿培养收集装置导致操作繁琐容易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包括无菌储液装置、挤压装置、负压球、测量装置;
[0007]所述负压球安装在挤压装置中,负压球一端固定连接密封板一,负压球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板二,密封板一固定连接测量装置,密封板二通过连接管连接无菌储液装置;
[0008]所述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上均开设有通口,通口连通测量装置和连接管,所述通口上均通过弹簧轴活动连接挡板。
[0009]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无菌储液装置包括无菌储液瓶、软管一、软管二、吸液软管;无菌储液瓶开口端螺旋连接连接盖,连接盖侧面可拆卸连接软管一一端和软管二一端,软管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密封板二,软管二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吸液软管;所述无菌储液瓶底端螺旋连接封盖;
[0011]所述无菌储液瓶上设有刻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圆管、推板、圆杆、固定板;
[0013]所述圆管一端固定连接密封板一,圆管另一端内设有推板,推板活动连接于圆管内壁,推板外侧固定连接圆杆一端,圆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
[0014]所述圆杆上设有刻度。
[0015]进一步地,靠近固定板的圆管一端上设有卡槽,位于卡槽两侧的圆管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支撑板二,两个支撑板二之间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连接轴的端部轴接于支撑板二内;
[0016]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指示板一端,指示板的宽度与卡槽的宽度相适配。
[0017]进一步地,所述圆管表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滑槽板,两个滑槽板之间滑动连接盖板,使盖板封住通槽。
[0018]进一步地,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底板、侧板、横板、转动轴、圆盖、螺纹管、压板;
[0019]所述底板两侧均竖直固定连接侧板,两个侧板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板相连接,横板中部贯穿连接转动轴,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圆盖,转动轴的底段螺旋连接于螺纹管内,螺纹管底端固定连接于压板中部,压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滑槽设置于侧板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球设置在底板和压板之间;
[0021]两个所述侧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支撑板一,支撑板一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圆管表面。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通过设置负压球和圆管,按压负压球和松开能够使无菌储液瓶内吸取的尿液体积等于之前排入圆管内的空气体积,且无菌储液瓶上的刻度能够进一步确认是否精确,从而能够单次完成精准吸取,不需要反复小剂量吸取调整体积,配合压板的滑动能够快速精准完成吸取工作,减少污染和人工操作的失误,并提高效率,解决了目前没有专用的尿培养收集装置,操作繁琐的问题。
[0024]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轴和螺纹管,螺纹推动压板移动,能够更容易控制排出空气的体积,且反向转动使压板上移时,能够使负压球缓慢复原,避免负压球变形过快导致尿液吸取速度过快对人体造成损害,不容易损伤造口的内黏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圆管与压板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负压球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弹簧轴与挡板连接示意图。
[0031]图中:101、无菌储液瓶,102、封盖,103、连接盖,104、软管一,105、软管二,106、吸液软管,201、负压球,202、密封板一,203、密封板二,204、通口,205、弹簧轴,206、挡板,207、连接管,301、底板,302、侧板,303、横板,304、转动轴,305、圆盖,306、螺纹管,307、压板,308、滑槽,309、滑块,401、圆管,402、推板,403、圆杆,404、固定板,405、支撑杆,406、支撑板一,501、卡槽,502、支撑板二,503、连接轴,504、指示板,601、盖板,602、滑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无菌储液瓶101,无菌储液瓶101的前侧设置有负压球201,负压球201的前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一202,负压球201的后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二203,密封板一202和密封板二203的前后侧面中心处均贯穿开设有通口204,通口204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轴205,利用现有技术中弹簧轴2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06,挡板206的侧面滑动连接通口204的内壁,密封板二203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7,负压球20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轴304和螺纹管306,密封板一20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圆管401。
[0034]无菌储液瓶101的外表面后端螺纹连接有封盖102,无菌储液瓶101的外表面前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盖103,连接盖103的前侧面右端贯穿固定连接有软管一104,软管一104的前端开口处固定连接连接管207的后侧面,连接盖103的前侧面左端贯穿固定连接有软管二105,软管二10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吸液软管106。
[0035]转动轴304的圆周侧面下端开设有螺纹,转动轴304下端螺纹连接螺纹管306的内壁上端,转动轴304的圆周侧面上端贯穿转动连接有横板303,转动轴3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盖305,横板303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02,侧板302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01,螺纹管30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307,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菌储液装置、挤压装置、负压球(201)、测量装置;所述负压球(201)安装在挤压装置中,负压球(201)一端固定连接密封板一(202),负压球(201)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板二(203),密封板一(202)固定连接测量装置,密封板二(203)通过连接管(207)连接无菌储液装置;所述密封板一(202)和密封板二(203)上均开设有通口(204),通口(204)连通测量装置和连接管(207),所述通口(204)上均通过弹簧轴(205)活动连接挡板(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储液装置包括无菌储液瓶(101)、软管一(104)、软管二(105)、吸液软管(106);无菌储液瓶(101)开口端螺旋连接连接盖(103),连接盖(103)侧面可拆卸连接软管一(104)一端和软管二(105)一端,软管一(104)另一端通过连接管(207)连接密封板二(203),软管二(105)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吸液软管(106);所述无菌储液瓶(101)底端螺旋连接封盖(102);所述无菌储液瓶(101)上设有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圆管(401)、推板(402)、圆杆(403)、固定板(404);所述圆管(401)一端固定连接密封板一(202),圆管(401)另一端内设有推板(402),推板(402)活动连接于圆管(401)内壁,推板(402)外侧固定连接圆杆(403)一端,圆杆(403)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404);所述圆杆(403)上设有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肠膀胱造口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佳蓉傅巧美王良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