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阳专利>正文

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603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包括城市路面,所述城市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沙石过滤层,所述沙石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底部设置有土壤过滤层,所述土壤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蓄水池,所述混凝土蓄水池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凝土蓄水池均等距分布在所述城市路面的两侧,所述混凝土蓄水池的内壁设置有封闭层,所述混凝土蓄水池的内部包括蓄水仓,通过设置的混凝土蓄水池能够对不同路段的蓄水和放水状态独立调整,路面水流渗入底部多个透水层后进入蓄水池,有利于改善在部分地区全透路面结构易产生塌陷的问题:部分地区透水性能和水稳定性差,土体由于持续渗透产生土体塌陷,蓄放水调控可避免此类路面结构损坏。此类路面结构损坏。此类路面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城市道路
,具体涉及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0003]现有的储水结构蓄存水流较为集中,难以对城市道路的水流进行分段的储存,且在使用时难以适宜各个路段的植被对水流的需求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储水结构蓄存水流较为集中,难以对城市道路的水流进行分段的储存,且在使用时难以适宜各个路段的植被对水流的需求状况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包括城市路面,所述城市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沙石过滤层,所述沙石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包括城市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均设置有沙石过滤层(2),所述沙石过滤层(2)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板(21),所述过滤网板(21)的底部设置有土壤过滤层(3),所述土壤过滤层(3)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蓄水池(4),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凝土蓄水池(4)均等距分布在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内壁设置有封闭层(5),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内部包括蓄水仓(6),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一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延伸管道(12),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管道(13),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通孔(14),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均为植被土壤层(19),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设置于植被土壤层(19)的内部,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水泥块(16),所述支撑水泥块(1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的上方搭设有第一弹簧伸缩杆(9),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密封板(7),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另一端面转动设置有按压架(18),所述密封板(7)与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夹角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伸缩杆(10),所述密封板(7)与第一延伸管道(12)的开口处贴合,所述按压架(18)贯穿所述过滤网板(21)和沙石过滤层(2)且所述按压架(18)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所述城市路面(1)的底部设置有透水混凝土(22),所述城市路面(1)和沙石过滤层(2)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29),所述集水槽(29)的内部插合有拱形渗水防护板(30),所述集水槽(29)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1),所述顶盖(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隔条(32),所述阻隔条(32)的内部横向设置有过滤孔(33),所述透水混凝土(22)的底部设置有透水碎石层(24),所述透水碎石层(24)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土工布(23),所述支撑水泥块(16)位于透水碎石层(24)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逆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阳
申请(专利权)人:马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