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54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发热卡板和风扇;外壳内部为收容腔,所外壳的一表面设有插入口,插入口与收容腔导通,外壳的另一表面设有多个散热槽,多个散热槽均与收容腔导通;多个发热卡板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收容腔内;风扇设于外壳的外表面,风扇与收容腔导通,风扇设于插入口的一侧;所以此方案等同于将热流道温控装置发热量高的部件进行集中存放,实现了对多个发热卡板在小型密封空间内的集中散热,散热效率远高于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整体散热,切实解决了现有热流道温控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有热流道温控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有热流道温控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温控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热流道温控装置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在现有的热流道温控装置中,会将整个装置设于一个外壳内,然后利用通风口、风扇等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热流道温控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发热卡板和风扇;所述外壳内部为收容腔,所外壳的一表面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收容腔导通,所述外壳的另一表面设有多个散热槽,多个所述散热槽均与所述收容腔导通;多个所述发热卡板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风扇与所述收容腔导通,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插入口的一侧。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和多个所述散热槽分别设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两侧。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卡板置于所述收容腔外的表面设有把手。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包围壁,所述包围壁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包围壁包围形成开放式的空间,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包围壁包围的空间内。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围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窄腔壁和宽腔壁,所述窄腔壁围成空腔的内径小于所述宽腔壁围成空间的内径,所述宽腔壁围成的空间与外界导通,所述风扇设于所述窄腔壁围成的空间内。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宽腔壁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风扇相对,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与所述插入口的朝向相同。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宽腔壁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往所述宽腔壁围纳空间的外侧延伸,所述凸缘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由于多个所述发热卡板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以此方案等同于将热流道温控装置发热量高的部件进行集中存放,而且多个所述散热槽均与所述收容腔导通,所述风扇与所述收容腔导通,则实现了对多个发热卡板在小型密封空间内的集中散热,散热效率远高于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整体散热,切实解决了现有热流道温控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如下:
[0017]10、外壳;11、插入口;12、散热槽;
[0018]20、发热卡板;21、把手;
[0019]30、风扇;
[0020]40、包围壁;41、窄腔壁;42、宽腔壁;421、第一开口;422、第二开口;43、凸缘;4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其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0、发热卡板20和风扇30;外壳10内部为收容腔(未示出),所外壳10的一表面设有插入口11,插入口11与收容腔导通,外壳10的另一表面设有多个散热槽12,多个散热槽12均与收容腔导通;多个发热卡板20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收容腔内;风扇30设于外壳10的外表面,风扇30与收容腔导通,风扇30设于插入口11的一侧。
[0023]所以此方案等同于将热流道温控装置发热量高的部件进行集中存放,实现了对多个发热卡板20在小型密封空间内的集中散热,散热效率远高于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整体散热,切实解决了现有热流道温控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风扇30和多个散热槽12分别设于插入口11相对的两侧。
[0025]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风扇30和多个散热槽12则可布置于同一直线上,从而缩短了热量流动的路径,以此提高了散热效率。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发热卡板20置于收容腔外的表面设有把手21。
[0027]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便于握持把手21对发热卡板20进行插拔,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便利。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结构还包括包围壁40,包围壁40设于外壳10的外部,包围壁40包围形成开放式的空间,风扇30设于包围壁40包围的空间内。
[0029]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等同于将风扇30设于一个近似管道的空间内,从而提高了风扇30将热量送离发热卡板20,即进一步提高了发热效率。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包围壁40包括相互连接的窄腔壁41和宽腔壁42,窄腔壁41围成空腔的内径小于宽腔壁42围成空间的内径,宽腔壁42围成的空间与外界导通,风扇30设于窄腔壁41围成的空间内。
[0031]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窄腔壁41围成空间的内径较小,则便于热量的加速输送,
而宽腔壁42围成空间的内径较大,则便于热量扩散消散,从而再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宽腔壁42设有第一开口421和第二开口422,第一开口421与风扇30相对,第二开口422的朝向与插入口11的朝向相同。
[0033]譬如在图1所示的方向中,第一开口421即朝向右方,第二开口422即朝向上方,通过第一开口421和第二开口422的不同朝向,则为热量的消散提供了更多方向选择,从而为散热效率的提高作出了进一步支持。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宽腔壁42设有凸缘43,凸缘43往宽腔壁42围纳空间的外侧延伸,凸缘43上设有多个安装孔44。
[0035]在采用此设置方式后,则可利用螺钉穿过安装孔44,以实现散热结构的安装,以此满足了散热结构的安装固定需求。
[0036]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发热卡板和风扇;所述外壳内部为收容腔,所外壳的一表面设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收容腔导通,所述外壳的另一表面设有多个散热槽,多个所述散热槽均与所述收容腔导通;多个所述发热卡板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风扇与所述收容腔导通,所述风扇设于所述插入口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和多个所述散热槽分别设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卡板置于所述收容腔外的表面设有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科苏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喀斯特温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