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楚云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按摩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41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9
一种智能按摩腰带,它涉及按摩器具领域。它包括腰部腰带、内主机壳、操作控制机构、发热片、充气气囊、主机外壳,内主机壳与主机外壳设置在腰部腰带的中部,且操作控制机构设置在内主机壳与主机外壳的中部,发热片与充气气囊设置在腰部腰带的左右两端,操作控制机构包括了循环放气机构、打气泵、连通气管、按摩振动马达、内置锂电池、功能主板、操作按键、功能指示灯、警示喇叭,操作按键一端与功能主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可根据人们的指令进行对应的按摩需求,不仅能够使用按摩振动马达进行振动按摩,且利用其充气气囊,进行压力按摩,并增加了发热片,通过发热改善血液微循环,更为有效方便。为有效方便。为有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按摩腰带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按摩腰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且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进行使用电子设备,导致其户外活动量减少,使其腰部和肚子肥大,脂肪的堆积,容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而需要腰部按摩设备,进行辅助人们进行腰部的锻炼和减脂作业,按摩腰带可以按摩刺激腰部各部穴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简便,适用于按摩腰背。
[0003]现有专利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220321659.3),涉及一种USB瘦身按摩腰带,包括按摩腰带、USB连接线、电源盒、绑带等,所述按摩腰带设置有振动装置、磁性材料、锗钛合金颗粒、活性炭材料,所述按摩腰带的布料为纳米纤维布料,所述振动装置由多个具有发热功能的扁平式振动马达组成,所述电源盒可以装电池或充电使用,通过USB连接线与所述按摩腰带相连,向所述按摩腰带供电。所述按摩腰带也可以插电脑USB接口使用。所述活性炭材料,可以吸附按摩腰带工作时人体产生的汗液。本技术的USB瘦身按摩腰带,通过振动、发热达到瘦身的效果;通过磁性材料和锗钛合金颗粒达到保健的效果,通过按摩改善血液微循环还可以预防和缓解各种疾病,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但仍无法智能的进行人体腰部按摩作业,仍需要人们根据需要进行调试和控制设备,无法快速的根据人们指令进行相对应的腰部按摩作业,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智能的进行人体腰部按摩作业,仍需要人们根据需要进行调试和控制设备,无法快速的根据人们指令进行相对应的腰部按摩作业,较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按摩腰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按摩腰带,它包括腰部腰带1、内主机壳2、操作控制机构3、发热片4、充气气囊5、主机外壳6,所述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中部,且操作控制机构3设置在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的中部,所述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左右两端,所述操作控制机构3包括了循环放气机构31、打气泵32、连通气管33、按摩振动马达34、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操作按键37、功能指示灯38、警示喇叭39,所述操作按键37一端与功能主板36相连接,且功能主板36的下端设有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电性连接打气泵32与按摩振动马达34,所述警示喇叭39与功能主板36电性连接,且功能主板36上设有功能指示灯38,所述打气泵32一端通过连通气管33与循环放气机构31连接,另一端与充气气囊5通过连通气管33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相互卡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打气泵32、按摩振动马达34及警示喇叭39均与内置锂电池35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主机壳2上设有灯孔201,且灯孔201与功能指示灯38相互对应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均设有两个,且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左右两端。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人们进行使用按摩腰带时,可使用腰部腰带1将其按摩腰带缠绕至腰部上,并使其内主机壳2贴附至后腰上,而主机外壳6则处于外侧,此时,通过长按2s操作按键37开启按摩腰带,并通过按动操作按键37进行模式的切换,按摩腰带共有四种模式,分别为综合模式(低档热敷+气囊按摩+振动)、动热模式(低档热敷+振动)、柔热模式(低档热敷+气囊按摩)和高温模式(高档热敷),通过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完成不同模式的作业,其中,功能指示灯38与警示喇叭39不仅能够在电量不足进行提示,也能够在模式切换时,进行提示,更加方便人们进行切换模式。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可根据人们的指令进行对应的按摩需求,不仅能够使用按摩振动马达进行振动按摩,且利用其充气气囊,进行压力按摩,并增加了发热片,通过发热改善血液微循环,更为有效方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操作控制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对应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腰部腰带1、内主机壳2、操作控制机构3、发热片4、充气气囊5、主机外壳6、循环放气机构31、打气泵32、连通气管33、按摩振动马达34、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操作按键37、功能指示灯38、警示喇叭39、灯孔2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腰部腰带1、内主机壳2、操作控制机构3、发热片4、充气气囊5、主机外壳6,所述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中部,且操作控制机构3设置在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的中部,所述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左右两端,所述操作控制机构3包括了循环放气机构31、打气泵32、连通气管33、按摩振动马达34、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操作按键37、功能指示灯38、警示喇叭39,所述操作按键37一端与功能主板36相连接,且功能主板36的下端设有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电性连接打气泵32与按摩振动马达34,所述警示喇叭39与功能主板36电性连接,且功能主板36上设有功能指示灯38,所述打气泵32一端通过连通气管33与循环放气机构31连接,另一端与充气气囊5通过连通气管33相连接。
[0018]所述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相互卡接,所述打气泵32、按摩振动马达34及警示喇叭39均与内置锂电池35电性连接,所述内主机壳2上设有灯孔201,且灯孔201与功能指示灯
38相互对应配合,所述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均设有两个,且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左右两端。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人们进行使用按摩腰带时,可使用腰部腰带1将其按摩腰带缠绕至腰部上,并使其内主机壳2贴附至后腰上,而主机外壳6则处于外侧,此时,通过长按2s操作按键37开启按摩腰带,并通过按动操作按键37进行模式的切换,按摩腰带共有四种模式,分别为综合模式(低档热敷+气囊按摩+振动)、动热模式(低档热敷+振动)、柔热模式(低档热敷+气囊按摩)和高温模式(高档热敷),通过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完成不同模式的作业,其中,功能指示灯38与警示喇叭39不仅能够在电量不足进行提示,也能够在模式切换时,进行提示,更加方便人们进行切换模式。
[0020]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按摩腰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腰部腰带(1)、内主机壳(2)、操作控制机构(3)、发热片(4)、充气气囊(5)、主机外壳(6),所述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中部,且操作控制机构(3)设置在内主机壳(2)与主机外壳(6)的中部,所述发热片(4)与充气气囊(5)设置在腰部腰带(1)的左右两端;所述操作控制机构(3)包括了循环放气机构(31)、打气泵(32)、连通气管(33)、按摩振动马达(34)、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操作按键(37)、功能指示灯(38)、警示喇叭(39),所述操作按键(37)一端与功能主板(36)相连接,且功能主板(36)的下端设有内置锂电池(35),功能主板(36)电性连接打气泵(32)与按摩振动马达(34),所述警示喇叭(39)与功能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楚云
申请(专利权)人:吴楚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