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411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包括中药热奄包、连接装置、加热包,所述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中药热奄包和加热包;所述加热包内置加热源。通过连接装置将加热包与中药热奄包的一面相连,加热包内置加热源,加热源将热量传递给加热包,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达到要求,使得中药热奄包的药性得到良好发挥,从而保证临床疗效。从而保证临床疗效。从而保证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又可通过热蒸气促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之处,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目的。中医治疗中使用中药热奄包,大多使用微波炉或者蒸汽加热,使中药热奄包达到使用温度,在使用过程中,中药热奄包往往会因环境温度而冷却,导致治疗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其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性能稳定,能够保证热奄包的最佳工作温度,提高治疗效果。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包括中药热奄包、连接装置、加热包,所述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中药热奄包和加热包;所述加热包内置加热源。通过连接装置将加热包与中药热奄包的一面相连,加热包内置加热源,加热源将热量传递给加热包,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达到要求,使得中药热奄包的药性得到良好发挥,从而保证临床疗效。根据治疗的疾病不同以及置于病患的位置不同,中药热奄包内更换不同的药物。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加热源为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加热包内置电热元件,例如硅胶碳纤维发热线、镍铬合金丝等,为电热元件直接加热型,其具有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有除湿功效的优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加热包内设有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通过内置温控模块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加热包内部温度,确保达到加热温度达到有效区间。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温度过高造成烫伤,损伤患者皮肤,提高了中药热奄包的使用安全性。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加热源为水管;所述水管两端从所述加热包伸出,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水箱中,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箱中,所述水箱内设有恒温加热模块。恒温加热模块通过将温度探头和烧水电热管开关接入控制器,当水温低于下限阀值时,控制器反馈信号,烧水电热管开关打开,设置在水箱的烧水电热管进行加热,当水温高于上限阀值时,控制器反馈信号,烧水电热管开关关闭,烧水电热管停止加热,从而保证水箱内水温在一个有效温度区间,再由水泵将热水抽至水管中,热水通过水管进入加热包内腔,给中药热奄包加热,再回流至水箱,为间接型加热;能够防止电热元件直接加热产生辐射给人带来不适,适用于干燥天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水管从伸出加热包至进入水箱
段在外包裹有保温材料。使用例如:内层为珍珠棉覆合铝箔的隔热层保温材料或者是橡胶保温棉等保温材料,将水管暴露于空气段包裹住,具有能够减少热水在水管非加热段的热量流失,提高传热效率的优点。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加热源在加热包内呈一组连续的“s”形排列布置,从而保证加热均匀,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连接装置为一组魔术贴面,魔术贴面的毛面和勾面分别设置在中药热奄包和加热包相近的一面。使用魔术贴连接中药热奄包和加热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贴合性牢靠。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毛面和勾面分别设置在加热包和中药热奄包相近的一面。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加热包在与所述中药热奄包相近的一面设有散热层,所述加热包在远离所述中药热奄包的一面设有隔热层。散热层使用导热效率高的面料,例如:导热矽胶布、碳纤维布等设置在加热包近中药热奄包一面上;隔热层使用例如:内层为珍珠棉覆合铝箔的隔热层保温材料或者是橡胶保温棉等保温材料。可以减少热量从远离中药热奄包一面上流失,提高传热效率。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中药热奄包远离连接装置一侧设有防烫层。中药热奄包上在接触病人一侧设有防烫层,防止因中药热奄包温度过高,将使用者烫伤,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所述防烫层上设有一组平行或交叉设置的凹部。平行或交叉设置的凹部减少接触面积,同时凹部纹路之间的空气流动能够带走部分热量,起到防烫作用,此外还具有防滑效果。
[001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中药热奄包使用便捷,保温加热效果好,加热效率高,操作简单,具有防烫效果;此外,能对干湿两种治疗环境分别采用对应的加热方法,具有良好的使用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内置电热元件加热包原理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内置水管加热包原理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所述中药热奄包防烫层示意图
[0019]图中:1

中药热奄包;11

防烫层;2

连接装置;3

加热包;31

散热层;32

隔热层;33

加热源;331

电热元件;332

水管;4

温控模块;5

电源模块;6

水泵;7

水箱;8

恒温加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热奄包(1)、连接装置(2)、加热包(3),所述所述连接装置(2)连接所述中药热奄包(1)和加热包(3);所述加热包(3)内置加热源(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源(33)为电热元件(331),电热元件(331)与电源模块(5)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包(3)内设有温控模块(4),所述温控模块(4)与电源模块(5)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源(33)为水管(332);所述水管(332)两端从所述加热包(3)伸出,一端与水泵(6)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水箱(7)中;所述水泵(6)设置在水箱(7)中,所述水箱(7)内设有恒温加热模块(8)。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带加热装置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鎏徐静孔德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