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包括球囊导管本体,球囊导管本体的头端为摄像模组、前部设有球囊;球囊导管本体内设有三条腔道,三条腔道分别构成摄影腔道、导丝腔道和注气腔道,摄影腔道内穿设有电缆,电缆的头端由摄影腔道的头端穿出、电缆的尾端由摄影腔道的尾端穿出,电缆头端连接有摄像模组,电缆尾端连接有显像装置,且电缆与摄影腔道的头端之间密封处理;球囊导管本体的尾端分别设有导丝插入口、注气口以及电缆出口。通过摄像系统可观察胆道腔内表面结构及结石的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准确诊断及直视下通过球囊取出结石并清理胆道等手术操作,从而降低漏诊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并能减少术者和患者被动接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插入胆道注入造影剂后,X线透视/摄片以显示胆道形态的技术,是胆胰疾病重要的诊疗手段。
[0003]ERCP术中,现有的胆道取石球囊导管一般在导丝引导下插入胆道,通过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判断结石的位置及大小。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诊断过程中不能直视观察胆道粘膜结构及结石大小和位置,检查和取石只能通过X射线透视下间接观察,存在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也存在术者和患者被动接受X射线辐射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包括球囊导管本体,所述球囊导管本体的前部设有球囊;球囊导管本体内设有三条腔道,三条腔道分别构成摄影腔道、导丝腔道和注气腔道,所述摄影腔道和导丝腔道贯穿球囊导管本体的头端,所述注气腔道头端封闭,腔道内设有连通球囊的通孔;
[0007]所述摄影腔道内穿设有电缆,电缆的头端由摄影腔道的头端穿出、电缆的尾端由摄影腔道的尾端穿出,电缆头端连接有摄像模组,电缆尾端连接有显像装置,且电缆与摄影腔道的头端之间密封处理;
[0008]所述球囊导管本体的尾端分别设有导丝插入口、注气口以及电缆出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导管本体的直径为2.2
‑
2.8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摄影腔道的直径≤0.8mm,导丝腔道的直径≥1.0mm,注气腔道的直径≤0.6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摄像头、成像传感器和PCBA板,以及围绕微型摄像头布设的LED灯珠。
[0012]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模组嵌入于塑料或金属管状护头内,所述护头的头尾端均经圆弧处理。
[0013]进一步地,所述显像装置为显示器、平板电脑、手机或投影仪。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摄像系统可直接观察胆道腔内粘膜表面结构及结石的大小和位置,为医生提供可视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及直视下球囊取出结石并清理胆道等手术操作,从而降低诊断漏诊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并能减少术者和患者被动接受的X射线辐射剂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球囊导管本体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球囊导管本体的断面图;
[0018]图中:1
‑
球囊导管本体,11
‑
摄影腔道,12
‑
导丝腔道,13
‑
注气腔道,2
‑
接头,21
‑
导丝插入口,22
‑
电缆出口,23
‑
注气口,3
‑
电缆,31
‑
微型摄像头,32
‑
LED灯珠,33
‑
管状护头,4
‑
导丝,5
‑
球囊,6
‑
勾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和2所示, 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包括球囊导管本体1,球囊导管本体1内设有三条腔道,三条腔道分别构成摄影腔道11、导丝腔道12和注气腔道13。球囊导管本体1为(特氟龙多腔管),球囊导管本体1的直径约为2.2
‑
2.8mm。摄影腔道11的直径≤0.8mm,导丝腔道12的直径≥1.0mm,注气腔道13的直径≤0.6mm。注气腔道13尾部连接有截止阀,导丝腔道12尾端连接有用于防尘的橡胶塞,穿设导丝时取下橡胶塞。
[0021]摄影腔道11和导丝腔道12贯穿球囊导管本体1的头端,注气腔道13头端封闭,位于球囊导管本体1前端设有通孔,该通孔连通注气腔道与球囊5的内腔,通孔用于空气进出球囊内腔。球囊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与现有取石球囊相同。
[0022]摄影腔道11内穿设有电缆3,电缆3的头端由摄影腔道11的头端穿出、电缆3的尾端由摄影腔道11的尾端端穿出,电缆3头端连接有摄像模组,电缆3尾端连接有显像装置,且电缆3与摄影腔道11的头端之间密封处理,防止液体进入摄影腔道11内。摄像模组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微型摄像头31、成像传感器和PCBA板,以及围绕微型摄像头31布设的LED灯珠32,摄像模组嵌入于塑料或金属制管状护头33内,护头的头尾端均经圆弧处理。显像装置可选用显示器、平板电脑、手机或投影仪。管状护头33的一侧设有勾环6,导丝4可穿设于勾环6中,便于导丝引导管状护头33同步移动。
[0023]球囊导管本体1的尾端连接有接头2,接头2内设有三个腔道分别对应摄影腔道11、导丝腔道12和注气腔道13,且接头2内的三个腔道向外延伸形成三个接口,三个接口分别为导丝插入口21、注气口23以及电缆出口22。
[0024]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5]使用时,通过前期ERCP手术已经置入胆管的导丝将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的头端引导进入胆道,开启摄像功能,对胆道粘膜结构及结石等进行摄影观察,发现结石后,将球囊导管头端插入至结石远端,然后通过注气口23注气膨胀气囊,充分占据胆道管腔,在摄像监视下,缓慢牵拉气囊,将结石从胆管内取出,或对胆管腔进行全程清理,确保胆管结石全部清理无残留。必要时,可撤出导丝,经导丝孔注入造影剂在X射线透视下复查,或注水对胆管腔进行冲洗。
[002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导管本体,所述球囊导管本体的前部设有球囊;球囊导管本体内设有三条腔道,三条腔道分别构成摄影腔道、导丝腔道和注气腔道,所述摄影腔道和导丝腔道贯穿球囊导管本体的头端,所述注气腔道头端封闭,腔道内设有连通球囊的通孔;所述摄影腔道内穿设有电缆,电缆的头端由摄影腔道的头端穿出、电缆的尾端由摄影腔道的尾端穿出,电缆头端连接有摄像模组,电缆尾端连接有显像装置,且电缆与摄影腔道的头端之间密封处理;所述球囊导管本体的尾端分别设有导丝插入口、注气口以及电缆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三腔球囊摄影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本体的直径为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俊,郝晋雍,张耀平,马珲敏,蒋涛,刘子燕,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