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笔管、第二笔管、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和笔尾金属体,笔尾金属体与第二笔管之间设置有盖帽,盖帽的侧面设置有连接盖帽与第二笔管的螺栓,连接帽中心设置有螺纹孔,笔尾金属体包括螺纹柱和按帽,按帽的顶面为凹球面,按帽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指槽,盖帽与按帽之间设置有金属按压件,金属按压件包括横接部和侧压部,第一笔管的侧面设置有网络电缆检测端口,第一笔管的底端设置有螺纹伸缩管,螺纹伸缩管套设于笔尖金属体的外部,第一笔管上套设有笔帽。本装置设计合理,便于手持,具有防火花功能,检测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保证检测准确性,实用性较强且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工程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防工程中的弱电系统、弱电设备等,一般是由各种电子传感器与电路板、 IC模块等组合成专业型工业电脑,通过感烟、感温探头等提供的信息来探测到火灾的发生,由电脑系统做出分析,然后输出控制电信号,该电信号再驱动专业灭火剂容器释放闸门上的电磁阀等电控类元件去执行动作,则灭火剂被释放于火灾现场。通过定期检测弱点系统及其弱点设备的通电漏电情况可以排除部分不必要的隐患。
[0003]在现有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作业中,比较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试电笔,而且试电笔也是最基础的一种检测装置。试电笔包括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和笔尾金属体。其中,笔尖金属体大多都是暴露式设计,笔尖金属体容易受潮,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以及灵敏性;再者,笔尾金属体需要在使用时被人手其中一手指进行按压,才能构成通电回路,而其它手指则捏住笔身,容易出现脱笔的情况,影响检测;其次,试电笔在一些带电电器会有产生火花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弱点安全检测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手持、具有防火花功能、检测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保证检测准确性、实用性较强且利用率较高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笔管和第二笔管,所述第一笔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笔尖金属体,所述第二笔管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电阻、氖管和弹簧,所述第二笔管的后端设置有笔尾金属体,所述笔尾金属体与第二笔管之间设置有盖帽,所述盖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盖帽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盖帽与第二笔管的螺栓,所述连接帽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笔尾金属体包括与螺纹孔连接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设置有按帽,所述按帽的顶面为凹球面,所述按帽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指槽,所述盖帽与按帽之间设置有金属按压件,所述金属按压件包括设置在盖帽与按帽之间的横接部,所述横接部的中心设置有与螺纹柱贯穿配合的通孔,所述横接部的两端设置有关于第二笔管对称的侧压部,所述第一笔管的侧面设置有网络电缆检测端口,所述第一笔管的底端设置有螺纹伸缩管,所述螺纹伸缩管套设于笔尖金属体的外部,所述第一笔管上套设有笔帽,所述笔帽朝向笔尖金属体的一端为封闭端。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笔帽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接凸起,所述第一笔管的侧面设置有插接凸起配合的柱形插槽。
[0007]作为优选,所述侧压部的纵截面中心轨迹为曲线,所述曲线包括由上至下一体成
型的第一弧段、第二弧段和第三弧段,所述第一弧段的侧面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测压孔,所述第一弧段与第三弧段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弧段的末端朝远离第二笔管中心的方向延伸。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顶部与笔尾金属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沿第二笔管的内壁上下活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0]1、本技术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利用笔帽可以保护笔尖金属体,有利于保证本装置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笔尾金属体的凹球面设计可提高手指按压的稳定性;通过转动指槽不仅可以提高笔尾金属体与弹簧的连接可靠性,还可以压紧金属按压件;利用金属按压件可降低手持本装置的难度,并能够构成合理的通电回路,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利用螺纹伸缩管随笔尖金属体插入待测电器而产生压缩,可以起到防火花的作用。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手持,具有防火花功能,还可对网络电缆的通电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保证检测准确性,实用性较强且利用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的轴测图;
[00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无笔帽)的轴测图;
[0014]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7]以上各图中:
[0018]1、第一笔管;1a、网络电缆检测端口;1b、柱形插槽;2、第二笔管; 3、笔尖金属体;4、电阻;5、氖管;6、弹簧;7、笔尾金属体;71、螺纹柱;72、按帽;721、凹球面;722、指槽;8、盖帽;81、连接槽;82、螺纹孔;9、螺栓;10、金属按压件;101、横接部;102、侧压部;11、螺纹伸缩管;12、笔帽;121、插接凸起;13、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笔管1和第二笔管2,第一笔管1 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笔尖金属体3,第二笔管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电阻4、氖管5 和弹簧6,第二笔管2的后端设置有笔尾金属体7。其中,第一笔管1、第二笔管2、笔尖金属体3、电阻4、氖管5、弹簧6和笔尾金属体7为现有成熟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重点是对笔尾金属体7与人体的接通结构提出改进,并且提出了保护笔尖金属体3的结构以及提供防火功能的结构。
[0022]具体地,本技术在笔尾金属体7与第二笔管2之间设置有盖帽8,盖帽8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81,盖帽8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82,连接孔82中设置有连接盖帽8与第二笔管2的螺栓9,连接帽中心设置有螺纹孔,笔尾金属体7包括与螺纹孔连接的螺纹柱71,螺纹柱71的顶部设置有按帽72,按帽72 的顶面为凹球面721,按帽7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指槽722,盖帽8与按帽72 之间设置有金属按压件10,金属按压件10包括设置在盖帽8与按帽72之间的横接部101,横接部101的中心设置有与螺纹柱71贯穿配合的通孔,横接部101 的两端设置有关于第二笔管2对称的侧压部102,第一笔管1的侧面设置有网络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工程弱电安全检测装置,包括螺纹连接的第一笔管和第二笔管,所述第一笔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笔尖金属体,所述第二笔管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电阻、氖管和弹簧,所述第二笔管的后端设置有笔尾金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尾金属体与第二笔管之间设置有盖帽,所述盖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盖帽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盖帽与第二笔管的螺栓,所述连接盖帽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笔尾金属体包括与螺纹孔连接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设置有按帽,所述按帽的顶面为凹球面,所述按帽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指槽,所述盖帽与按帽之间设置有金属按压件,所述金属按压件包括设置在盖帽与按帽之间的横接部,所述横接部的中心设置有与螺纹柱贯穿配合的通孔,所述横接部的两端设置有关于第二笔管对称的侧压部,所述第一笔管的侧面设置有网络电缆检测端口,所述第一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刘倩,郭泗宾,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无忧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