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反射机能的反射型或半透过型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以下称LCD)具有薄型且低耗电为特征,目前,其已广泛用作为计算机监视器及移动信息设备等的监视器。此种LCD,封入液晶于一对基板间,并透过形成于各个基板的电极控制位于其间的液晶配向以进行显示,其与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及电激光(以下称EL)显示器不同,由于在原理上不自行发光,故如欲对观看者显示画像则需要光源。所以,在透过型LCD中,即采用透明电极作为形成于各基板的电极,并将光源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后方或侧方,并透过液晶面板控制此光源的光透过量,而在周围即使昏暗时亦能使其明亮的显示。但是,由于需经常使光源点灯以进行显示,故无法避免因光源带来的电力消费,而且,在如白昼的非常强烈的屋外光环境下,无法确保充分的对比等特性。另一方面,在反射型LCD中,是采用太阳或室内灯等外光作为光源,并透过形成于非观看面侧的基板的反射电极,将入射液晶面板的周围光予以反射。然后,入射至液晶层,并以反射电极反射的光对液晶面板的射出光量,依各像素予以控制,从而进行显示。如此,反射型LCD,因采用外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是由基板、形成在该基板上的第1电极与第2电极、以及在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组件层所构成,并进行各像素的显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还具备有: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各像素;反射层,形成在覆 盖所述的开关组件的绝缘膜上并与所述的开关组件绝缘,而将由所述的第2电极侧入射的光予以反射;以及保护膜,覆盖所述的反射层而形成;透过在开关组件对应区域中贯穿所述的保护膜以及所述的绝缘膜而形成开口的接触孔,而使由透明导电材料所构 成的所述的第1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的开关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2-28 2001-4010261.一种显示装置,是由基板、形成在该基板上的第1电极与第2电极、以及在该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组件层所构成,并进行各像素的显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还具备有开关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各像素;反射层,形成在覆盖所述的开关组件的绝缘膜上并与所述的开关组件绝缘,而将由所述的第2电极侧入射的光予以反射;以及保护膜,覆盖所述的反射层而形成;透过在开关组件对应区域中贯穿所述的保护膜以及所述的绝缘膜而形成开口的接触孔,而使由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的所述的第1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的开关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组件是采用硅于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而所述的第1电极,直接与该薄膜晶体管的所述的有源层接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电极的所述的透明导电材料的功函数,与所述的第2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信彦,石田聪,山田努,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